[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廉政新闻 > 正文

责任部门协调配合 整治活动扎实推进

发布时间:2012-12-07 15:18:18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本网8月16日讯8月12日上午,市纠风办组织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物价局、市税务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等整顿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秩序专项治理活动责任部门召开了碰头会。会议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小结,认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

我市专项治理活动在前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各部门均成立了以部门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按照全市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职责分工,制定了与部门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2、周密部署,广泛宣传。各部门都相应地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同时,加强了对专项治理活动的宣传。市药监局将实施方案、举报电话等在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并且分6个组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宣传活动。市卫生局在药品采购工作会议等多种场合,宣讲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各部门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强化措施,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市药监局积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共有319家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完成了自查自纠;严厉打击制售假药行为,与公安部门联合捣毁了一处非法销售中药饮片的窝点,其非法经营所得达23万元。二是市卫生局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认真落实基层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制度,扎实推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逐步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特别是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次均费用下降40%以上,住院日均费用下降30%以上。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从6月份开始,市纠风办、市卫生局、市物价局还联合对全市医疗机构的药品、耗材的采购和基本药物制度落实情况分别进行了一次检查,目前,全市160家医疗机构已检查143家,共查处违价金额800多万元,同时对被检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市国税局在全市稽查系统抽调一批业务骨干组成16个检查小组,已对全市15家医院的相关发票进行了检查,发现涉嫌使用虚假发票结算货款的供应商82户,其中本市供应商21户,占25.6%。外地供应商61户,发现涉嫌代开、从第三方取得、骗取税务代开、大头小尾票、假发票等共计890份左右,涉及金额5988.59万元。。四是拓宽举报渠道,严厉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工商局充分利用“12315”行政执法网络体系和创建“五无监管区”活动,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加强了与法院、检察、治贿办等部门的联系,拓宽了案源渠道,查处了冷水滩区翼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药中商业贿赂案和新田县中医院商业贿赂案。

各部门在对前阶段工作进行小结的同时,也认真分析了我市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流通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一是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等违纪行为依然存在,但是证据难以搜集;二是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过度检查、乱收费、开单提成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群众医疗负担未明显减轻;三是一些经营企业存在挂靠经营问题;四是个别领导存在利用职权插手药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问题;五是一些经营企业存在开具假发票、使用第三方发票结算或使用已缴销的发票,不办理税务登记、虚假税务登记来逃避税务管理问题。

会议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一是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要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二是要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突出工作重点,有序推进专项治理活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予以处理;三是要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四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对存在的突出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每个部门至少要查处1-2个案件,同时要针对问题易发环节研究出台一系列规范管理制度,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行为;五是建议市卫生局选择一家医疗机构按照省市的要求和结合我市的实际进行治理先行试点,再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市纪委纠风室)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