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0月24日讯今年以来,祁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三个透明、三个规范、三个监督”的“三三”举措,切实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确保强农惠农资金“颗粒归仓”。
“三个透明”即政策透明、信息透明、资金透明。一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该县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对强农惠农政策广泛宣传,先后出动宣传车200台次,张贴标语横幅800余条,印发宣传资料3万份,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健全信息公示制度。全县49个涉农责任单位建立了涉农收费及惠农资金公示牌,全县各行政村和学校建立了公示栏,对收费和发放强农惠农项目和资金进行全面公示;三是健全资金发放制度。凡是强农惠农资金,全部采取县财政逐户审核、逐级拔付到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利用“一卡通”、“一折通”等方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明确规定,每年初,涉农部门必须将强农惠农资金安排情况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
“三个规范”即规范涉农资金项目、规范涉农资金审核、规范涉农资金发放程序。一是规范涉农资金项目。统一建立项目库。由各涉农主管部门按照工作规划,建立各自的项目储备库,然后由财政部门负责建立项目总库,统一管理。二是审核各类涉农资金。在上年清查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统计口径,继续摸清今年的涉农政策项目和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数额,及时准确掌握涉农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三是规范涉农资金发放程序。针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申报在基层、发放在基层的特点,采取乡镇审报、县财政统一审核、逐村公示、逐级拔付到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三个监督”即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联合专项检查进行监督、设立惠农强农资金监测点全天候监控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加强打击涉农案件力度进行监督。县纪委、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减负办等部门成立强农惠农资金联合检查组,定期对每一项强农惠农资金的申报、审批、分配、拨付、使用、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盘点检查;同时通过设立监测点,实时了解掌握各乡镇涉农收费和惠民资金补贴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涉农案件的打击力度,坚决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抵扣,严肃查处克扣涉农补贴款等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去年以来,该县从29个监测联系点中监测涉农教育收费、计生服务收费等项目9项,涉及金额约5.2万元;督促补发强农惠农资金860余万元,查办涉农案件5起,处理党员干部9人。(祁阳县纪委办公室:欧冬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