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映丹心
——记祁阳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王祁平
他,中等个头,身材墩实,相貌和善,总给人一种值得依赖的感觉。他从事纪检工作12年,十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荣登过2009年中国好人榜,并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好人”。他以实际行动默默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的职业操守。
他就是祁阳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王祁平。
办案一线,他是大公无私的“铁包公”
在查处腐败分子的过程中,王祁平获得了一致赞誉。了解王祁平的人都说,他是“铁包公,铁榔头”。遇到嚣张的嫌疑人,他总是对同事们说:“不要怕,他不是强硬吗?你要比他更强硬,咱们站在正义的一边,邪不压正!”遇到仍然可以挽救的嫌疑人,他说:“一定要以人为本,要相信人、尊重人。”
1997年,王祁平接手查处湖南省黎家坪水泥厂管理员肖某贪污挪用巨款一案,该案涉及金额大,人脉关系广。调查一开始,他十分嚣张,甚至狂妄地对办案人员说:“我有后台,你们查不了我,等事一过我非整死你们不可。”有压力更有动力,农历正月十四日,接到线报反映,肖某岳母去世,他出现在衡阳西渡与双峰县交界的一个偏僻农村。凌晨1点,王祁平带领干警接近目标,王首先靠前侦察,仔细搜寻肖某。此时,肖某发现了王祁平,肖某拼命逃窜、呐喊,王祁平奋力追赶。呐喊声引起亲友的反抗,拿的拿锄头,拿的拿棍棒,一拥而上,当肖某跑到一个山坡时奋力跳下,王祁平紧急跳下随即扑上去按倒对方,最终制服了肖某,而王祁平被同事搀扶起来时,颈椎已经受伤。事后,经鉴定为二等乙级伤残,后果严重,十几年来,睡觉困难,遇到雷雨天气只能坐着睡觉,疼痛加剧时还需用呼气机维持正常呼吸。尽管自己在这次行动中负伤,但他却在对办案组成员说:“我们肩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不惧怕任何威胁和恐吓。”经过一年的连续作战,在铁的证据面前,肖某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在办理另外一个案件时,王祁平却在别人“疏忽”中找到办案线索,将案子峰回路转成功破案。1998年9月份,王祁平在办理金洞林场某乡财政所干部林某挪用公款潜逃案。当时林某已携带赃款和财政票据逃到深圳用于挥霍和赌博。案犯收押了,可是最重要的“证据”财政票据没有查实。这让王祁平伤透了脑筋,该人非常狡猾,时而说自己不记得放在哪里,时而说好象是在深圳。王祁平认真地堪查相关物证,研阅谈话笔录,疏理办案线索,调整办案思路,最后细心的王祁平发现一个小本子里的一个电话号码。经查实林与该电话联系较多,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该电话主人应为知情人。王祁平连夜带领办案干警直赴深圳,寻找该电话号码所在地,查实是一个招待所。王祁平不停地用不同的座机电话呼叫对方电话,对方要么不接听,要么马上挂了。打到第20个时,终于有个男的接电话了,王祁平急中生智,跟对方说:我是一个朋友介绍来的,要在你们招待所住一个月……对方告诉了详细地址,终于找到该招待所。跟店主谈林某将包寄存的事,店主却一口否认。王祁平没有气馁,最后通过再三做艰苦的政策宣教和斗智斗勇,终于在该招待所行李房内上百个存包中,找到了林某的包,找回了涉及上千万元的财政票据。为了融通关系,林某家人送给他礼金,被他义正严辞拒绝。
王祁平敢查案,查大案,尤其是敢碰硬,这力量源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开阔胸怀,源于他原本有一颗公平、正义之心。从事纪检工作12年来,他拒贿30余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元,经他办理的大案要案8件。
危难时分,他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
1996年9月13日晚上12点钟,王祁平路过黎羊路与白沙路交叉路口时,发现公路旁有众多人围观一名因车祸躺在血泊中昏迷不醒的中年男子,车主已逃走,王祁平见此情景忙向过往车辆求救,可是过往车辆都置之不理,情急之中,王祁平以一个检察官的名义要求一辆三轮车主配合将伤者送往县中医院抢救。送往中医院后,医院见伤者伤势严重,怕抢救难以成功,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愿抢救,王祁平亮出自己身份,医院对伤者实施了紧急抢救,说是迟哪是快,王祁平毫不犹豫抱着伤者照片、CT、直至手术室(伤者当时体重在150斤以上)。经过二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伤者终于苏醒过来了,此时已是凌晨2点多钟,王祁平一身疲惫一身血,直到伤者家属赶到才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医院。事后,医院告诉王祁平,只要迟来十多分钟伤者就很难抢救。过了两天,伤者亲属经多方找寻带着感谢信、鞭炮赶到县检察院感谢救命恩人王祁平,大家才知道他做的好事,他说那只是一件小事,便淡然笑之:
——2005年11月份的一个晚上,下班回家路上,王祁平见到一个中年男子倒在地上,不断呻吟,原是醉酒之人,天寒地冻,不省人事,王祁平把酒醉者送回了家,自己差点驾车坠入几十米高的坡下。
——2007年8月一天晚上,王祁平送人到他乡,正在等人时,突然听到路边一条水沟扑通一声,发现一位近八旬的老大妈跌倒在水沟里,王祁平立即跳下水沟将老大妈抱到路边,送进医院检查后,安全送回家。
……
这样的事太多太多。几十年来,他总觉得,救人于危难,帮人于紧急,举手之劳。也许有些人感叹说,我没有机缘遇上这样的事。走近英雄,王祁平如是说:“如果你常常拥有炽热的爱心,并视为前卫和美德,你就不会熟视无睹,你就会把社会上的事当成家事一样来管,我已经习惯了这么做。”这是他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路遇不平,他是见义勇为的“排头兵”
2012年3月11日晚上8时左右,王祁平从七里桥镇返回县城,途径宝塔街中段时,突然发现路上有两个男的,手持砖头往前跑,王祁平见状把车放慢车速,询问他们发生什么事了。他们说前面路口有人抢劫杀人。王祁平听后,马上加大车速,赶往前面路口。车子前行至路口时,王祁平发现有许多围观群众在喧哗。王祁平立即下车,扒开围观群众,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在呻吟,地上有一滩血渍,他马上走上前去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指着一个满嘴酒气、身材高大健壮的男青年说:“他抢我的钱,还杀了我几刀,我快不行了。”当时,围观的群众看见凶徒手里拿着一把砍刀,刀上沾了血,都很惧怕,不敢前去制止。王祁平听后,来不及细想,一心只想把这个凶徒制服。他朝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将男青年按倒,并将该男青年的砍刀缴获,将男青年牢牢的控制在车旁。这时,愤怒的群众纷纷捡砖头扔向凶犯,场面非常混乱。他担心该凶犯还有同伙还潜伏在周围,于是叫围观的群众退后几米,一边叫群众打110报警,打120抢救受害的妇女,一边叫围观的群众不要扔砖头,将现场的秩序控制好了。一切安排妥当后,王祁平只感觉自己的手生生的痛,才发现自己的手血流如注,一块“肉”已不知去向。这样的事只不过是王祁平人生历程中美丽浪花一朵:
——1999年6月一天,在上班途中,王祁平见四个男青年用拳头、石头狠狠地砸二个的男青年头部,此情此景,他挺身而出,制止了一场生死搏斗。
——2001年3月12日下午6点钟,走在路上,王祁平发现三名青年殴打一名农村青年并强行抢这名农村青年的包,马上出面制止,事态平息了。
……
不知有多少次,他70多岁皈依佛门、终生吃素的母亲把他叫到父亲的灵位前,语重心长地说:“儿,你常常助人为乐我支持,见义勇为危险太大,你上有老,下有身体多病的小孩,你爱人没有正式工作,自己身体又不好,你如果出意外,你父亲走得早,这个家怎么支撑,我怎么向你九泉下的父亲交待?!”王祁平内心很矛盾,但唯有默默无语泪二行。
20年来,王祁平遇到这种歹徒行凶事件不计其数。也许有些人埋怨自己没有成就英雄的机会,王祁平说:“只要你常常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并当成崇尚和时髦,你就不会视而不见,你就会将群众当亲人一样来呵护。”面对危险,他从不退缩,总是勇往直前,挺身而出。
建整扶贫,他是群众心中的“先遣队”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王祁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检察官、纪检组长神圣职责的内涵。1996年,王祁平被抽调参加农村扶贫工作队,被分在祁阳县下马渡清水塘村。7月底的一天上午,清水塘村三组群众来到王祁平的住处报告:三组小型水库由于连日暴雨,拦水大坝已穿孔漏水,如果不及时抢修,下游几百亩稻田将面临干旱威胁,穿孔还会影响整个大坝的安全。险情就是命令。大家经过短暂会商,决定采取用旧棉衣及黄土袋堵漏,每户抽一名劳力上坝抢险。
一到坝上,王祁平就第一个跳入了水中。随后,村里老支书蒋久长带领几个党员和村干部紧跟着也下了水库。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探测,始终没有找到漏洞(穿孔地方),大家冷得受不住了,由于水的压力大,两耳也疼痛难忍,于是纷纷上了岸。休息了一会后,王祁平一个人又继续向深水处潜去。后来终于在6米多深的地方摸到了穿孔处,他的一只手还差点被水“喝”进去。漏洞找到了,大家很高兴,但没人敢再下去,因为库底水太深,太冷,水的压力又大,两耳受不住。怎么办?王祁平想,自己已经熟悉水底情况,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漏眼堵住。于是他又咬紧牙关,拿起旧地棉衣奋力潜入水底。在堵的过程中,接连几次都失败了。塞入漏洞中的旧棉衣都被水“喝”掉了。岸上的村民看到冷得嘴唇发紫、双眼赤红的王祁平,纷纷叫他上岸休息。王祁平却不听,又接连10多次带着旧棉衣钻入水底,最后终于将漏眼堵住。漏眼虽然被堵住了,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岸上的几十袋黄土还没有放下去。如果将黄土袋从水面上随便丢下去,那样不能压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人带着黄土袋下去并一层层砌好,才能管用。王祁平以顽强的毅力抱着黄土袋又一次次潜入水底……潜入水底40多次后,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当他游上岸瘫软在地上时,在场的群众万分感动。
王祁平从事纪检工作10年来,多次参加农村建整扶贫工作,先后帮助村民修路累计20多公里,架桥2座,建自来水塔5处,帮助2个村接通自来水,调解村民纠纷100余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架子,不搞特殊化。
(祁阳县纪委李柏林伍祎敏)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