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8月3日讯近年来,祁阳县针对强农惠农项目多、资金数额大、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现状,采取“四个三”的管理机制,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一、遵循“三个原则”,确保发放公平公正。一是县财政统发原则。凡需实行社会化发放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均实行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二是集中支付原则。上级补助和县本级安排的各项惠农资金由县财政统一集中支付,委托县农村信用社直接发放到户。三是高效简捷便民原则。对各项惠农资金不再拨付主管部门或乡镇财政层层划转,减少发放环节,实行“财政—银行—个人”发放模式,有效防止资金被滞留、挤占、挪用和抵扣。
二、强化“三个一管理”,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全面推行以“财政—银行—个人”为流程的社会化发放模式,实行“三个一”管理。一是资金“一户”管理。县财政局在县农信社营业部开设惠农资金统发专户,用于核算上级财政拨入和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并直接拨付到群众“一卡(折)通”账户上的各项资金的划入、转出和结存情况。县财政局将各项惠农资金及时划入该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二是服务“一站”办理。县财政局是惠农资金发放的牵头单位,负责会同各部门做好“一卡(折)通”基础数据资料的填报工作,负责惠农资金的公示、告知发放情况和“一卡(折)通”存折发放工作等,为受惠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资金“一卡(折)”发放。各项惠农资金一律由统一指定的农信社为代理银行实行“一卡(折)通”发放。乡镇农信社为享受惠农补贴的家庭或个人开设一个存款帐户,将农民享受的各项惠农资金直接存入存折。
三、严把“三个环节”,确保操作程序到位。实行由资金主管部门填报和审核基础数据、财政部门审核、国库集中支付的发放程序。一是严把基础数据填报关。县财政局在收到省、市专项资金对账单后及时通知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根据上级文件有关规定,对受惠对象进行审核、确认,确定补贴标准和金额,编制补贴发放花名册。二是严把财政部门审核关。县财政局对报送的基础数据做好合理性与逻辑性审核工作,并通过网络传递给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所及时填好受惠人收款账号,对分配方案予以公示,并及时将公示结果反馈县财政局,县财政局根据分配方案,及时办理资金拨付审批手续。三是严把国库集中支付关。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对报送的资料审核无误后,及时向县农信社营业部开具支付凭证,农信社营业部直接将资金划入农民的“一卡(折)通”账户。对各项支农项目资金,分门别类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承建商,并建立县报账制度,严防支农项目资金的挤占和挪用。
四、健全“三项制度”,确保资金监管到位。一是建立公示、告知制度。乡镇财政所将县财政局审核后的惠农补贴分户清册按户主姓名、补贴种类、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进行公示,做到乡镇公示到村、村公示到组、组公示到户,并及时向县财政局反馈公示结果。在惠农资金拨付后3天内,乡镇财政所将发放的资金名称、拨付时间及时向农民张榜告知。二是建立信访接待制度。在实施惠农资金县级统发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建立信访接待制度,对农民来信、来访、来电、有关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热情接待,对所反映的问题实地核查,及时纠正,并将查处情况及时反馈当事人和有关部门。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对强农惠农资金本级统发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祁阳县纪委王福生)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