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8月21日讯今年以来,东安县坚持把监督和制约权力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着力采取“四项措施”,严格规范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一是正确把握机关内部权力的概念和内涵。机关内部权力是相对机关对外的权力而言的,这些对外的权力都必然有一个在机关内部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机关内部权力。概括起来,机关内部权力主要包括行政保障权和队伍管理权。行政保障权包括收入管理权、支出管理权、资产管理权、资金调度权、票据管理权、基建管理权、装备配置权等。队伍管理权包括干部选拔任用权、人员录(聘)用调配权、干部考核评先权、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调查处理权等。
二是修订完善机关内部权力项目和流程图。各乡镇各部门在去年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在不断完善对外权力运行制度的同时,重点清查梳理机关内部权力的具体项目,并逐项建立健全内部权力运行制度,认真开展“回头看”,切实进行查漏补缺,补齐一些遗漏的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制度及流程图,并修订和完善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制度中效能提速、廉政风险点及其防范措施、责任追究等内容。
三是狠抓机关内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落实。按照“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分层次抓好权力运行公开。一方面,向社会公开。把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各单位外网向社会公开,全部统一到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把除行政审批以外的其它经济社会管理权的目录、制度和流程图,经保密审定后,可以对外公布的,在单位外网进行公开;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积极推进“三公”和“三重一大”等机关内部权力对外公开。另一方面,在机关内部公开。将干部工作、机关财务预决算、政府采购、基建工程等内部管理权限,在单位内部进行公开;把除行政审批以外的其它经济社会管理权的目录、制度和流程图,经保密审定后,不宜向社会公布的,在单位内网进行公开。
四是建立内部权力运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围绕权力运行,突出在人、财、物、事以及机关外部权力的内部运作过程等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以查找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为重点,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从领导岗位到各个岗位,逐一查找权力运行各个部位和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按照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廉政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危险程度,将廉政风险点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风险,风险较大;二级风险,风险次之;三级风险,风险较轻。对廉政风险进行分类管理,逐一提出防控对策,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建立机关内部权力运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有效预防机关内部权力滥用、失控等腐败问题的发生。(东安县纪委办公室蒋东新彭伟)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