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3月6日讯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迅速向农村覆盖,中央惠农资金源源不断地不断涌向农村,村级财务监管长期缺位带来的弊端凸显,一度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针对此现象,双牌县不断强化对“村官”的管理,从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改善村干部待遇、强化监督制约三方面入手,创新廉政机制,编织起了一整套严密的农村立体化党风廉政建设网,有效遏制村官腐败问题。
一是健全机制,使村干部不能腐败。在村级组织中实施“两重两轮”票决制,规定重大党务、重要村务必须由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从村民代表中推选5至9人组成村民代表义务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党务、村务公开的落实情况和村级财务活动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向群众报告监督结果。截止目前,全县由村民票决的村务事项达987项,其中否决37项,节约不必要村务开支近50余万元,有效减少了农村“形象工程”和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改革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村帐乡代理”,着力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一套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近两年,全县195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帐乡管”,村级财务公开面达100%,先后清理村级财务资金3450万元,共立案处理违纪人员23人,先后归位被侵占、挪用的村集体资金150余万元,挽回村级集体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村级财务由“自管”变为“他管”,有效预防了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是改善待遇,让村干部不愿腐败。为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将村干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中,今年起,全县将有近200名村“两委”正职进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同时,还开展了“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十佳村委会主任”评选活动,对连续两年获得全县“十佳”且第二年位列前三名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由县人事部门聘用为县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待遇。这些举措,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村干部的腐败成本。村干部纷纷说:“如今组织上对我们这么重视,我们的待遇这么好,不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对不住组织信任啊。”
三是强化监督,使村干部不敢腐败。为打造“阳光村务”,建立党务、村务问询制,把每月党务、村务上墙公开后的第三天,定为“问询解答日”,要求所有村干部必须面对面地接受群众的提问,回答群众的疑问。能够当场解答的必须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必须记录在案,提交“村两委”研究后及时办理,半个月内作出答复,并在“党务、村务”公开栏上开辟“民情通报”专栏,及时反映问询内容落实情况。同时,开设村级事务问询室,村民可预约村干部到问询室询问事宜,了解村情民意,村里必须指派专人接受村民问询,并填写好问询记录。目前,县村级组织已接受群众问询2362人次,通过问询发现违规事项4项,查处相关人员6人。
通过创新廉政机制,在广大农村形成了规范的良好政策环境,农村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幅增强,干群党群关系明显好转,有效地遏制了“村官”腐败现象,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了一股廉洁、和谐、民主的新风象,有力地推动和维护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周忠华 何娜)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