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1月30日讯 近年来,新田县纪委针对办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办案机制,善谋出实招,敢为用硬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今年下半年就查结案件32件,其中大案要案2件,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一是整合办案工作力量。该县纪委不仅要求全委全力支持案件查办工作,并定期举行办案人员培训班,不断提升办案人员素质,力争实现“全委能办案、全员办得案”的工作机制。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审计、财政等部门的配合,在注意尊重各执法机关工作规定的同时,做好在案前、案中、案后各个环节的协调工作,将这些职能部门的人力、信息、职能、手段等资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效的办案合力,为尽早突破大案要案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彻底解决“封闭办案”的问题。
二是创新办案激励机制。在案件检查工作中,该县纪委制定出台了《案件主办人制度》,即一般案件的主办人由分管常委、室主任指定产生,也可以在委局机关办案人员中竞聘产生;重要案件的主办人须由书记或主管副书记确定。案件主办人可以提名组阁其他办案成员,报经常委会研究同意后成立调查组。案件查办实行“谁主办,谁负责”,从而达到案件查办职责、奖惩的“全覆盖”,极大促进了办案力度。在案件审理工作中,该县纪委实行案件审理“聘审制”,制定了《新田县纪委监察案件审理聘审工作意见》。截至目前,该县共移送审理案件47件,其中有7件运用“聘审制”开展审理,10名聘审员全程参与审理,收到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反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做到了阳光审理、和谐审理。
三是完善办案陪护制度。该县纪委通过认真筛选和考察,从退伍军人、离退休单位职工中选出了年龄在45岁左后,人数为12人的专业陪护队伍,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两规”“两指”陪护人员信息库。一是责任心更加强。以前采取“广撒网捕鱼式”的抽调陪护人员工作法,既浪费精力又浪费劳力,工作人员也多以完成任务式的态度对待抽调。现在,通过采取有的放矢式的抽调,陪护人员责任心得到了极大增强。2012年共组织了对5人实施“两规”措施,陪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年龄组合更合理。之前抽调的陪护人员多是年轻人员,缺经验,易浮躁,耐不住寂寞,这与陪护人员需要“坐得住、靠得住、耐得住”的要求有所偏移。建立信息库后,陪护人员基本是四十多到五十多的“要求少+‘三住’式”的党员干部。三是陪护工作更稳定。以前,陪护人是从各乡镇和县直单位抽调,被抽调人员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推辞、逃避。信息库建立后,专业的陪护队伍能够随时待命,方便快捷,使得办案工作得到很大进步与提升,办案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新田县纪委 王中滨 )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