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月1日讯 蓝山县紧紧围绕党务公开“突破口在基层”这个基本点,针对实际情况,找准工作切入点,形成了易于操作、扎实管用的“4+1”推进机制。
“4”是指构建了组织领导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评议提升机制。 一是构建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纪委党风室),具体负责党务公开工作日常事务。各乡镇党委、县直机关党组织、村级(社区)党组织也相应成立了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序推进。目前,全县的基层党组织全面实行党务公开,进一步拓宽了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二是构建监督检查机制。乡镇党务公开办公室对各村居党务公开情况每月检查一次,县党务公开办公室每两个月对各乡镇进行一次抽查。对检查情况统一发布公告,各村各乡镇针对公布结果,形成比对。同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电子信箱等,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由专人负责接收信件,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随时对提交的信件进行研究并及时作出回复。2012年以来,各乡镇共发出党务公开整改通知书15份,诫勉谈话5人次。三是构建考核奖惩机制。县党务公开办公室研究制订了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每年分“年中”和“年底”两次对各乡镇、县直部门进行集中考核,两次考核各占50%,考核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在考核中,组织满意度测评,通过下发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走访等形式,了解乡镇在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中党员群众的认可度。四是构建评议提升机制。乡镇层面,实施定期查看评议公开公示和党务公开进度、成绩情况。评议时,由乡镇党务公开办公室领导小组实地组织评议,对指出的优点,形成材料上报推广,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提升。县级层面,结合党员干部作风评议活动,分“年中”和“年底”两次组织评议。目前,已对25个乡镇256个行政村居党务公开情况进行了评议
“1”是指构建了“党务监督委员会”机制。 依托业已建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报告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诫勉谈话和辞职承诺制度,对发展党员工作、党员干部履职情况、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党员联系户制度实行情况实施全面监督。2012年以来,监督委员会对72名党员提出了暂缓登记建议、对18名党员提出了不予登记建议;协调解决了涉及土地、林木、宅基地、道路修建等村级重大事务50余件。(蓝山纪委 郭静)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