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是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三项经费支出的简称,长期以来,“三公”经费的支出总是神秘莫测,跟百姓的预期相去甚远,饱受社会诟病,就算是晒出来,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笼统得很,无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老百姓更是雾里看花。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对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中央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号召,纷纷“亮出家底”,摆出账本,重拾了人们对政府的信心。
对于省直部门晒“三公”经费,许多人拍手叫好,当然叫好的不仅是“晒”的本身,更是“晒”的内容。较之以前,大部分单位“三公”经费总量呈下降趋势,公开透明,并且用途明细,一目了然。笔者认为此举有两重意义:一是“晒”出水分。自省直部门公示“三公”经费预算以来,人们随时可以翻看查阅,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水分无藏身之地,让腐败无施展的空间,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晒”出成效,省直部门敢于直“晒”账本,给市县各部门做出了榜样,“一级做给一级看,”接下来就是市县“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三公”经费的支出,不仅牵涉到部门自身的作风问题,更是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一分钱都是来自纳税人,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在该花的地方。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笔者希望省直部门的“三公”经费的公示,能一呼百应,真正让改进部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晒“的更细一点,让群众明白每笔开支的去向,只有这样,政府的公信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祁阳县纪委 桂友谊)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