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河南省济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市民毕娇驾车擦碰一小学生,因态度恶劣并踢打受害人母亲,引发行人不满、围观、砸车。(新华网)
本来,这是一起很平常的交通事故,却因为网友给当事人戴上了“官帽”、“富帽”,传出毕娇在争执中声称自己“钱多后台硬”,而引发舆论轩然大波。通过公安机关连夜开展案件查处和后续事件预防处置等工作,当事人已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然而,正当网络舆论为取得又一次胜利而进行狂欢时,媒体却给出了后续调查结果“钱多后台硬”的说法存属子虚乌有,她本人也并非官二代、富二代。无疑,这给参与网络炒作的网民浇了一盆冷水,他们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着实也被玩弄了。
显然,炒作者之所以能达到炒作的目的,正是因为他摸清了舆论的嗜好,巧妙地利用了公众历来的仇官、仇富心态,祭出“钱多后台硬”这把利剑,将公众的关注点从事件本身引向了对“官帽”、“富帽”、“小红帽”的讨伐,从而形成了“滚雪球”效益。
其实,此类案例并非鲜见,如李启铭案、药家鑫案、陶如坤案等等,影响甚广。他们习惯在这些事件前面,套上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等标签,而接下来的一整套网络炒作模式就顺理成章了。从网络一致讨伐,形成舆论氛围,给政府施加压力,到利用网络进行人肉搜索,对其本人、家人及亲属进行疯狂的骚扰、威胁、恐吓等,让网民在一次次舆论暴力中享受着狂欢的乐趣,然而却给当事人及部分无关人员造成了巨大的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损害了政府乃至司法的公信力。
我们并不否认,网络舆论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社会公平正义、反腐倡廉等方面上所起的作用,但它应该与其他任何事一样有个边界、有个规范,要明确炒作跟造谣的区别,让制造虚假信息者、曲事实真相者受到应有处罚,使真相真正成为网民发表新闻的共同心里底线和行为操守。同时,政府应及时公开事件真相,引导网民理性发表观点,共同承担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的责任。否则,还会有更多人因被戴上“官帽”、“富帽”、“小红帽”而受到伤害。(zhouhaiping)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