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道县采取“三问三帮三改”措施,组织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扎实推进“四深入”和“转作风”活动深入开展。
“三问”知民情,找准服务切入点。今年来,该县3500名“四深入”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找准服务群众切入点,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作用在一线发挥。一是问政。看县委、县政府及部门的政策制定是否充分符合民意,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问需。看群众有哪些所需所盼,既掌握群众的共性需求,又了解群众的个性需求。三是问计。广泛向群众征求涉及发展、稳定的好建议、好点子。各“四深入”干部通过召开“听民意”座谈会、组织“解民惑”政策咨询会、走访慰问、办好事实事等多种方式,共走访群众3万多户,记录《民情日记》600余万字,撰写调研文章531篇,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500多条,归纳整理为7大块63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已有37个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得到落实。
“三帮”暖民心,搭建服务连心桥。各“四深入”干部通过送政策,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理思路;送温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送法律,帮助群众知法明理促和谐;送科技,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着力做到帮解困、帮解难、帮致富。建立“一册一卡”制度,即:将支农惠农政策、社会救助法规、农林牧水交通项目规划、涉农项目申报程序、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内容编印成《农村现行政策法规摘编》,发放到每个“四深入”干部手中,让每名“四深入”干部都成为农村工作政策通,随时随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为每户群众发放一张印有联系单位、干部姓名、职务、服务内容及联系电话的“便民联系卡”,群众有事能立刻找到帮联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750个,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政策法规学习、生产发展、就业就医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目前,全县“四深入”干部共为群众解答政策问题2100余个,提供农技服务760余次,帮扶联系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捐助贫困户资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合款120余万元,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40多场次,排查矛盾纠纷问题330起,已办结或部分解决的有264件,办结率为89%。
“三改”顺民意,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制定服务措施。各单位认真梳理“四深入”干部走访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召开专题班子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明确方向。目前,共撰写自查报告615篇,制定“四深入”服务措施1300多条。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全县各机关单位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业务学习、组织培训等活动,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四深入”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不断创新干部自评、群众测评、日常考核等绩效考评方式,“倒逼”机关干部加强“四深入”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四深入”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惠。三是改进服务方式。全县各机关单位通过设立办公室索引牌、机关干部挂牌上岗等形式,利用电子显示屏、壁纸、指导手册等宣传方式,向社会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办结时限等事项369项,通过“上桌、上墙、上网、上报、上电视、上宣传册”公开岗位承诺2000多份,并发放服务流程手册、办事指南7000多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有效解决了机关和干部自身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慵、懒、软、散”等突出问题。(道县纪委案管室)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