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冷水滩区凤凰小学四(6)中队的全体少先队员写信给市委书记陈文浩,畅谈了他们的梦想,并指出了永州城市建设的不足。陈文浩在来信上批示,表示一定会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把城市建设得又亮又美、又干净。(本网讯)
年仅10来岁的小学生,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不识愁滋味”就对家乡的城市建设熟视无睹,而是鼓起勇气给市委书记写信反映情况,小主人翁的勇气和精神可钦可佩;一个数十万人口城市的市委书记,没有因为来信出自“小毛孩子”之手就弃之一边,而是亲自作出批示,这种不问民意出处、只要属实就办的负责态度和务实作风,令人赞叹。
今年3月份,《国务院工作规则》 发布,要求国务院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督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 领导亲自批阅群众来信已是大势所趋。笔者看来,市委书记亲自批示小学生来信更传递了不同寻常的含意。
其一,凸显了执政底气。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要做到如此,首先必须敢于面对群众,善于面对群众,主动面对群众,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生,彰显党的先进性。但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干部,却害怕群众,不敢接近群众, 尤其害怕听到群众的真心话、大实话,如此,又怎么能够替民做主,确实解决民众的难题疾苦呢?市委书记亲自批阅小学生来信,不回避问题和矛盾, 这是一种执政的底气,值得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效仿。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做法未免有点形式化了。而笔者认为,只要对群众有利,再多的形式都可以搞、值得搞、经常搞。
其二,凸显了为民志气。党员干部要有为民之心、为民之志,要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面对“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来信,日理万机的市委书记没有将之丢掷一旁,没有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认真阅读,做出批示,凸显了亲民为民的志气,得到了当地市民的高度赞誉。
其三,凸显了务实风气。 市委书记批示小学生来信看似小事,却充分体现了该市党政机关的求真之风、务实之气,立足于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实。 面对小学生在信中指出的中心城市存在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现象,陈文浩指出一定会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把城市建设得又亮又美、又干净。如果我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如此设身处地地替群众着想、为群众考虑,何愁我们的各项工作做不好、做不实。
其四,凸显了诚意正气。群众来信是对领导干部的信任与期盼,是群众与领导干部沟通的“绿色通道”,然而在现实中,这条“绿色通道”却经常出现“通”而“不达”或“达”而不办的现象,这不仅直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也让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陈文好书记亲自批示群众来信,有效杜绝了来信在“上传”过程中被“过滤”、“截留”的可能,用最直接的方式倾听来自群众“最原始”的声音,凸显了为民办实事的真心诚意。(刘芳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