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先进的通信工具、实用的信息总汇和活跃的社交平台,开始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览遍天下大事,宅在家中就可以轻松实现购物逛街,网络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表述观点,任意宣泄情绪,人人都有麦克风。
正因如此,在信息大爆炸的虚拟世界里,很多负面的、阴暗的信息也就遍地开花。负面报道、揭秘、谣言、内幕层出不穷,信息的“曝光者”为哗众取宠,用词用句夸张、虚张声势。久而久之,一些单纯的网友开始信以为真了,开始变得负面情绪化了,开始参与其中随声附和了,发帖,顶贴,奔走呼告,不亦乐乎:政府辟谣就一定是真的,官方发布的就一定有黑幕,开豪车撞人的一定是富二代,漂亮年轻女子提名牌包的一定是二奶……一些自诩“有正义感的愤青”对网络舆情几乎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了,病态的心理让其看什么都是阴暗的。
文章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发图当事人、学校、教育局等纷纷为广大网友释疑,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什么叫“不得不相信”?这句话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表现,面对政府辟谣,就一定认为有黑幕,只不过笔者在这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怀疑,而是用“不得不”来勉强让自己接受官方辟谣。
而后,笔者指出,学生用江水泡饭是一个不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对的,但接下来不问青红皂白不经调查就给该学校扣帽子就不对了——“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对正处于易教化的小学生的一个不好的习惯熟视无睹,令人气愤的程度不亚于江水泡饭本身”
什么叫熟视无睹?笔者做过实地调查吗?你能确定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用江水泡饭的行为不闻不问吗?也许是学校老师也管过,但学生习惯了,一下子改不过来呢?学校总不能明文禁止学生们的这一种生活习惯吧?笔者这种乱扣帽子的行为是哗众取宠的表现,极易误导读者的情绪出现偏差、偏激。
最后,笔者希望该学校能在“网友的医治下反省自己,将江水换成汤水”,这又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在学生用江水泡饭的照片曝光没多久,当地教育部门及学校已经做出了澄清:学校为学生一直免费提供了开水和汤,笔者在此假惺惺的呼吁学校将“开水”换成“汤水”,不显得很让人摸不着头脑吗?
网络世界里鱼龙混杂,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丰富的信息资源外,也需要我们拥有一双能明辨真假的慧眼,让工作和生活在“网”中的我们不至于迷失自我。在负面新闻充斥的社情舆论里,且让我们多一份理智与清醒,别动不动就让那些阴暗的文字点燃我们的情绪。(刘芳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