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公车改革需处理好的关系
1、处理好公车改革与工作开展的关系。公车改革后,可能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会以没有公车为由而消极应对工作,导致一些应当要及时进行处理问题可能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同时,公车改革后,肯定会涉及到交通补贴的问题,从我国各地的公车改革试点来看,大都是实行按级别来进行补贴,节约归己,超支不补,这就会造成工作上的懈怠,而且不同级别补贴的标准也相差很大,交通补贴低的会出现与工作量不一致的情况,如果补贴过高,就会增加财政负担,可能会比现行的公车运行费用更大。
2、处理好私车公用与费用补贴的关系。公车改革后,由于没有公车,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必然会出现私车公用的情况,那么对于私车公用将按什么标准来进行补贴?在公务活动中私车公用出现了安全问题又将如何来进行处理?这都需要出台相关的制度来保障。
3、处理好公车改革与交通秩序的关系。公车改革后,私家车一段时间内一定会增加,势必会增加城市交通压力。
二、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公车实行单车核算,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维修、保养等;固定停放,公车在工作日夜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原则上应停放在本单位停车(位),确因工作需要外出的需在驾驶员居住区附近停放的,应首先选择停放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内,如附近确无机关事业单位的,应选择安全固定的停车位实施定点停放。
2、进一步规范公车改革。目前,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指导意见,各地改革方案不一,有的变相增加福利,导致改革变味走样。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使公车改革法制化、规范化。
3、进一步处理好公车改革遗留问题。公车改革既要借鉴国外公车管理的先进经验,又要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应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既不能搞“一刀切”货币化改革,也要防止出现“补贴照拿,公车照用”现象。在公车改革的同时,还要妥善解决司机分流安置问题,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