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永州要闻 > 正文

痛切寄生在行政审批中的乱收费“毒瘤”

永州市清理规范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相关联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4-11-20 09:34:38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各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蓬勃发展,在促进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衍生了垄断经营、乱收费等诸多突出问题。今年1-9月,永州市纪委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牵头开展了清理规范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相关联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地整治,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从业行为得到明显规范,行政相对人欣喜地发现了身边的变化:前置服务项目削减了,办事“跑路”次数变少了,收费项目和标准明晰了,审批成本降低了。因措施新、力度大、成效好,省纪委“三湘风纪网”等媒体对我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推介。

“拉网式”摸排让66个前置服务项目浮出水面

活动之初,市纪委监察局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成立了清理整治工作小组,明确了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审计局等责任单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在市纪委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的统筹安排下,各责任单位迅速逐项收集、全面清理出专项整治工作所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名单、收费票据领取情况、收费文件依据等各类资料。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组织有关单位,以《关于公布下放和保留的年检项目目录的决定》(永府令〔20131号)、《关于公布下放、调整和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的决定》(永府令〔20132号)等42013年市本级审改文件为总依据,以公布保留的166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年检年审和其它管理服务事项(以下统称“办事项目”)的前置服务项目为重点对象,进行了“拉网式”大摸排。首先是要求166个办事项目的46个实施主体单位和市财政局(涉及财政评审机构)、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涉及房屋质量鉴定机构)2个单位进行了自查,上述48个单位共自查清理出前置服务20项。此外,市清理整治小组依据有关资料,通过核对各办事项目的办事流程图、对办事过程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仔细推敲、大胆质疑,寻找各项目可能存在漏报前置服务的“蛛丝马迹”,并与项目实施单位逐一核对,确定漏报前置服务46项。如市住建局实施的“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项目需3项前置服务、“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项目需 5项前置服务,市商务局实施的“设立典当行审批”项目需4项前置服务,市国土资源局实施的“采矿权许可和转让审批”项目需4项前置服务等,都是本单位自查未上报、经市清理整治小组审核确定漏报的。

依法依规取消前置服务让近千名行政相对人受益

      立行立改才能立竿见影。

前置服务项目清查到位后,市清理整治小组重点审查了各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未明确必须由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前置服务的,或经审查确定由企业自行制作相关资料完全可以满足审核需要的项目,督促有关单位取消相应的前置服务。按照中编办要求,督促市事业单位管理局自今年51日起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项目的前置服务“需会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改为由事业单位自身向登记管理机关出具书面证明确认即可,今年以来共取消其前置服务收费行为6起;按照国务院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要求,督促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在企业设立和年检年审工作中取消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前置服务收费行为892起;督促市科技局“非重点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审批”和市商务局的“典当行设立审批”项目将前置服务“需提供由有资质中介组织编写可行性报告”,改为允许企业自行编写合格的可行性报告,今年以来共取消有关前置服务收费行为78起。据统计,上述976起收费行为的取消,共为行政相对人节约经济成本逾400万元。

督查交办让81个有关问题得到逐项整改

除违规设立前置服务项目外,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针对摸排出来的66个前置服务项目,市清理整治小组多次召开会议集中审核,对各前置服务项目是否存在垄断经营、违规收费、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审查,共发现21家市本级单位存在未按要求与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学会)脱钩、决策前置服务未按规定招标、决策前置服务由无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提供、涉嫌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等82个问题。7月底,市纪委监察局对发现问题的单位逐一下发了交办函,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相关单位紧密配合,认真落实了整改要求。如:市民政局针对整治中发现的“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注销登记”所需要的“验资报告”和“审计报告”决策前置服务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关于“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的要求不符的问题进行了切实整改,明确今后社会团体办理成立、变更登记时,民政部门不再硬性要求提供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或审计报告,只要提供开户银行的存款证明即可;注销登记时,提供业务主管单位认证的清算报告及银行销户证明即可。市人社局728日接到市纪委监察局的整改交办函后,针对“职业资格证书核发”项目的“鉴定考核合格”前置服务存在收费比例不合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由各县区人社局组织,职业资格证书由市人社局核发,市人社局在简单的签字、盖章、发证环节收费为初级工70/本、中级工110/本,所占比例过高,与成本不符)的问题,明确从811日起严格执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制定的收费标准,对县区人社部门组织的鉴定考核,一律按初级工20/本、中级工30/本的标准收取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费,不再收取任何其它费用。

一份份整改方案、一条条整改措施,无不彰显着有关单位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将问题整改到底的决心。

制度建设让专项整治有了长效保障

焦点不变,力度不减。

为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经市清理整治小组部署推进,市财政局、市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收费管理的通知》(永财非税〔201415号),强化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收费审批监督,对收费票据的使用和资金管理作了进一步规范,有效制止了越权制定价格标准、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现象发生。市物价局印发了《关于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的通知》(永价检〔20141号),对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收费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进一步规范了前置服务收费行为,并加强了前置服务收费行为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21家存在问题的市本级单位与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岗位人员签订廉政责任书114份,制定廉洁性管理办法等制度23项,对公职人员坚守职业道德、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制度约束。市工商局制定了《中介机构诚信合法经营倡议书》并广泛印发给全市各中介组织,倡导中介组织遵守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等市场准则,坚决抵制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努力营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经营氛围。

痛切“毒瘤”, 切掉的是不正常的市场“潜规则”,切掉的是不正当的部门利益和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利益,切掉的是阻隔了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乱收费之“瘤”。

痛切“毒瘤”,为的是给企业发展、项目推进再扫除一道软环境障碍,为的是给群众心中再加一只公平正义的砝码,为的是给品质活力永州建设再添一块砖、增一片瓦!(永州市纪委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