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成都市纪委监察局了解到,从现在起至12月底,成都市将集中整治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12月5日前,所有领导干部都将公开承诺“拒收不送红包礼金”,并接受社会监督。(11月24日新华网)
在反腐已成常态化的今天,能清醒地认识到反腐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扎实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向社会公开作出“集体承诺”,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小事,似乎值得表扬、点赞。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之后,笔者认为,对这种行为还是先别急着点赞为好。
为了规范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中央制定出台了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划出了红线,设置了禁区,架起了“高压线”,并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然而,尽管头上利剑高悬,但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丢了根,忘了本,没了原则,以权谋私,为所欲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走上了不归路。
从近几年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有些领导干部上午还在开着有关落实廉洁从政的会议精神,而且还在会上特别强调身为领导干部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规矩用权,但下午就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有的甚至是当场带走。难道,这些领导干部都没有做出过公开承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为什么做出过“承诺”还会知法犯法,肆无忌惮,铤而走险,就是因为这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价值观,手中有权时,动机不纯,心术不正,把规章制度当成了摆设和花瓶,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人前一个样,背后一个样,在公开场合喜欢拍胸脯、作表态、装样子,俨然一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堂堂正正的“公仆”形象。然而,这种“作秀”只能掩盖一时的丑态,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不该用的仍旧大胆用,不该拿的照样公开拿,不该干的继续强势干,结果自己的腰包“鼓”了,权力“大”了,触犯的法律也多了,上演了一幕幕边“作秀”边腐败的闹剧,令人嘘唏,令人咋舌。
反腐形势严峻,意义重大,“集体承诺”可以有。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个行动胜过一个纲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光会“秀”还不行,必须说到做到,敢于兑现承诺。
但愿,“集体承诺”不再是一场“秀”,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江永县纪委 龙海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