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156期

发布时间:2015-03-20 15:20:5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廉文月读

 

[2015]3期(总第156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2015318

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几次谈到家风问题,他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建设,也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南宋词人张道洽也有诗赞誉清白传世家风:“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

《辞海》对“清白”的释义是:“操行纯洁,没有污点”。可见,“清白”,是一个清爽而无瑕的词汇,更是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道德高峰,更是洁身自好、坦荡从容、清静自然、严谨自律的家庭风气、社会风气和道德构成。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把“清白”装进心间,就能有效抵御物质灰垢、道德雾霾,释放出人格的纯净、道德的高贵以及恬淡自如的止欲情怀,就能有效化解贪婪、势利、奢侈、市侩、腐败等不良习气的污染。

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几千年的封建“官本位”、“封妻荫子”的陈腐观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丑陋规则,使腐败在一些领导干部家庭中打开缺口。以腐败官员为轴心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也毁了整个家庭、家族。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不是家庭私事”,更需要有“清白”底色。“清白”是简单,是淡雅,是从容,更是自我约束,自我向善,自我砥砺,自我向上,家国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底色、简单的颜色,就能为社会和“人”的发展,带来更多厚重和精彩。 

在中国历史上,“清白”一直是重要的家训族规。北宋范仲淹的族人建立的会讲堂,特意悬挂“清白”的匾额。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开头便讲,“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南朝梁贤相徐勉“遗子孙以清白”。唐朝名相房玄龄的父亲很崇尚这种“清白家风”,“人皆因禄福,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承了这种“清白”,铸成了“贞观之治”的家国辉煌。宋代包拯在《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坚守高洁之风。四川《唐氏族谱》要求:“一切严禁,庶免他患,由此家法肃而家声振,乃不失清白之家规也。”《洪洞韩氏重修家潜》收录的《垂教遗言》中也强调,“唯以清白传家,为我子孙贻安悠久之计”。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开拓者。他们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亲属子女严加管束,那种激励人心、震撼人心的清廉之举和高风亮节,成为家风、家规的楷模,更是我们党的巨大精神财富。

“清白”是厚重的传统家风,也滋养了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中华道德体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涵养好的时代家风,让政风清明、民风清美,全社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耿银平)

 

离雷锋越近 离腐败越远

 

每年三月,注定与一个温暖的名字相约——雷锋。

这段时间,注定与一个热议的话题相伴——反腐。

如果让二者发生联系,那就是离雷锋越近,离腐败越远。

如果为当下的“腐败病症”开出一张药方,也必定少不了雷锋精神。

腐败,源于内心的贪欲。一个人失去初心、失去敬畏,盲目攀比、欲壑难填,就会跌入贪腐的深渊。雷锋同志不忘本真、不丢本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向雷锋同志靠近,就是靠近淡泊、靠近自足,就会减少欲望,减少贪念,减少腐败。

腐败,源于道德的沦丧。为官者首先要有良好的人品官德,要有崇高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如果不讲道德、不讲荣辱、不讲美丑,各种出轨越界、脱纲离谱的事情就会发生。雷锋同志,一直挺立在道德的高地上。他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创业进取的“钉子”精神,奉献快乐的“傻子”精神,正是涵养道德、陶冶情操的丰厚养料。向雷锋看齐,向雷锋学习,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而做到情趣高尚、品行端正,就会远离腐败。

腐败,源于信仰的缺失。一个人一旦理想丢失、精神迷失、党性丧失,在“总开关”上出现问题,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雷锋同志具有崇高的信仰,无限的忠诚。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对学习如饥似渴,对真理孜孜追求;把自己生命的光和热,都无私奉献给人民;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为先,表现出主人翁的博大情怀。党员干部自觉弘扬雷锋精神,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党的纪律,遵循党的规矩,就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与腐败划界、与腐败绝缘。

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凡是清正廉洁之人,譬如焦裕禄、郑培民、杨善洲、杨业功等,都视雷锋为榜样,都视雷锋精神为信条、为圭臬。凡是贪污腐败之人,譬如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都背离了雷锋精神,背离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雷锋精神是腐败的“抗体”。对每名共产党人来说,在腐败问题上,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但只要经常重温雷锋事迹,沐浴雷锋精神,坚持不懈学习先进典型的崇高品格,就能保持清醒头脑,不断补充“钙质”,增强抵御腐败的免疫力,远离他人的“围猎”,远离成为“老虎”“苍蝇”的危险。

老子有言,“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也就是说,正常随时可以变为反常,善良随时可以变为邪恶。这反映的正是人的本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如果不加强自身修养,不坚持崇德向善,一个人就可能成为“魔鬼”,乃至成为“两面人”。少数党员干部也有过“廉洁岁月”,但后来成为贪官,就是因为没能坚持唱响正气歌、弘扬主旋律,不愿始终与先进同行、与楷模对表。事实证明,只要心中种下善的种子,时时处处向先辈先锋看齐,努力消除“魔鬼”的影子,你就会成为圣洁的“天使”。

“来吧,朋友,给你一片绿色,放牧这世界的美丽。”在春风又一次绿遍神州的季节,让我们把雷锋留住,让腐败走开,让正能量激荡,让清风正气长拂,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桑林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