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基层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发布时间:2015-05-07 08:39:4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对“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系统概括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在新时期里做人之本、做官之道和做事之要。“严”是内省,“实”是体现,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践行“三严三实”过程中,笔者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定好位,明确严以修身意识,增强诚实做人的严谨性

一是定好位,学做人,过三关。学会做人,才有立身之本。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趋势下,人情关系依然根深蒂固,而基层党员干部更是被“围猎”对象。亲属关、乡邻关、朋友关这“三关”,关关都要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误入泥潭,深陷其中。二是常警惕,强修养,保干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具备警惕意识,对各种名目的“套进乎”、变相人情往来,要多反思、多警醒;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时刻以党章为标准,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严以修身,一日三省,干干净净。三是不浮夸,讲诚信,人本分。做官只是一时,做人却是一辈子。基层党员干部大多集中于本地,地头熟,关系复杂,因而做人往往比做官更为重要。如果仅仅只有严,那只会令人敬而远之;如果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言行不一,整天油腔滑调,两面三刀,那么时间长了,也必然会让领导觉得不可靠,让群众怀疑其能力,觉得此人不老实。所以做官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就要实在一点、老实一点,以诚待人、有一说一,不浮夸、不吹嘘,以诚实换取群众的理解、信任、支持。

 二、履好职,突出严以用权观念,增强老实做官的原则性

当前“四风”现象还没有完全遏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也时有发生,作风建设仍行走在路上。个别基层党员干部仍存在特权思想,官职不大,架子却不小。他们应懂得做官,就应该老老实实,不可妄为;用权,就应该规规矩矩,不可任性。一是履好职,体现当前价值。当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还把改作风、树新风当成“一阵风”,言行不一,表里相背,极大地拖累了“三严三实”的落实,也折损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纠治“四风”的实际成效。因此,“三严三实”不仅应当成为基层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价值倡导,更应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实践标准,不仅落实在教育活动中,更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二是严用权,体现长远价值。严以用权,虽落脚点在“用”上,但过程却在“严”字,必须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让“三严三实”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航标,永远朝此方向前进,以一带十,以十带百,让清正廉洁、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成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持久的精神风貌。三是惠民生,体现民心价值。无论是八项规定还是提倡“三严三实”,归根结底,体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以管党治党、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执政党都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离开“严”,脱离“实”,腐败蔓延、“四风”泛滥,就容易导致我们党脱离实际、只图虚功、枉费事业,最终失去民心民意、失去执政基础。因此,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是民心工程,应当与落实“四个全面”,与正风反腐结合起来,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定好责,践行严以律己作风,增强踏实做事的规范性

   一是责任要实。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实干兴邦始终是治国理政的至上良言。实干,乃谋事之基、创业之根、做人之本。对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实不仅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历史责任。能不能求实、务实,能不能唯实干、重实效,见证责任意识,更检验党性与品行。把实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始终坚持埋头苦干、踏实肯干,坚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才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成就党的大业。二是能力要实。实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能力。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化改革新要求,基层党员干部更要通过不断学习,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学会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实干才会有基础、有方向、有成效。三是绩效要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关键在一个“实”字。群众认干不认说,老开“空头支票”,何以取信于民?所谓“实绩”,求实是基础,绩效是结果。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今天的基层党员干部,身负重任,面对各种难题,弘扬务实之风,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谋事创业的方法论。办实事而不图虚名,求实效而不做虚功,确为铸就永恒的为政之道。(侯玲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