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严明党的纪律提到新的高度,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贯穿于纪律审查过程之中。“纪律审查”取代了过去的“查办案件”。湖南省道县纪委监察局在实施纪律审查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按照依规治党、挺纪在前的要求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紧跟上级纪委的要求,认真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严厉惩处极极少数,常态严管绝大多数,用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防范于未然,保证每名党员、每个党组织都在监督之中,维护好党的肌体的整体健康,从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创新纪律审查理念,在思路上求“变”
惩治腐败的最终目的是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湖南省道县纪委监察局树立正确的纪律审查工作理念,把纪律审查工作提升到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从对干部负责的角度出发,通过“抓早抓小”,体现“短平快”的审查要求,严格执纪,促使党员干部遵守纪律守纪。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抓早抓小”要求。要积极运用组织、巡视、审计、纪律等成果,拓宽党员干部监督渠道,使党员干部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坚持保护大多数、惩戒极少数,不“养案”、不“压案”,第一时间对轻微违纪问题的党员干部扯扯袖子、拍拍肩膀、红红脸,及时提醒、警示和惩戒,防止其滑向腐败泥潭、犯罪深渊。乐福堂乡副科级干部胡尉利用管理全乡新农保工作之便,私自从重复虚假或已经死亡人员等不应该享受新农保的养老金存折支取了14027元钱据为己有。道县纪委及时对其进行了立案处理,鉴于其认真配合组织调查并积极退缴违纪所得,县纪委常委会研究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处分。他在认识书上写道,如果不是组织及时挽救,也许他会继续侥幸下去,陷入坐牢入狱的境地。
(二)转变纪律审查工作政绩观,提升纪律审查质效。道县纪委监察局积极推进纪律审查模式转变,改变过去独立独行、求大求全、查深查透的模式,查清主要违纪违法事实后迅速移送至检察机关处理,做到“快查快结”、“快进快出”,避免审查久拖不决,从而“抽身”出来办理其他需要纪检机关执纪的事情。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确保纪律审查体现“短平快”要求、程序规范到位。在办理清塘镇武装部副部长何茂国涉嫌贪污一案中,初步认定其涉嫌贪污惠民资金9万余元,经过常委会讨论,一致同意迅速移送检察机关处理,不恋战、不贪功。
(三)坚持惩前毖后执纪导向,发挥以惩促防作用。在纪律审查过程中,道县纪委牢牢把握监督执纪的工作理念,对案件的审查处理首先要体现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尤其是对十八大后不收手、不收敛的,确有违纪行为且干扰妨碍甚至对抗组织调查的,要从重或加重处理。另一方面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执纪导向,树立主动争取宽大处理的典型,鼓励干事者、宽容失误者、惩治贪腐者,做到量纪平衡、处置得当。在处理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何振军、教导员周莉失职渎职一案中,因两位同志在平时管理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值班值勤制度,而且在组织调查期间认识错误深刻,积极采取措施补救,完善了看守所的相关规定。后来在上级部门多次检查中受到通报表扬,挽回了社会影响,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该2名同志免予处分。
二、创新纪律审查机制,在力量上求“和”
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到“纪”在“法”前,就要健全机制,整合力量,有序运作。纪律审查工作是纪委的主要任务,因涉及领域宽广,纪检监察机关不可能“单打独斗”、“包打天下”。道县纪委监察局充分运用县反腐败领导小组这一专门机构统领起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发现和查处党员违反党的纪律方面的问题上,既体现了纪委纪律审查工作的主职,又充分发挥其他参与单位的职能职责,让党纪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一)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道县纪委态度坚决明确,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违纪党员动辄则咎,严格执纪。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对“四风”突出问题要露头就打,以最坚定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以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对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案件,要点名道姓予以通报曝光,今年在全县共通报了13起有关“四风”问题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响力和震慑力。
(二)坚持严格问责,推动“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对党委和纪委规定的政治责任和要求。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和单位,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起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在实施信访件集中办理“百日会战”活动当中,明确要求要对实施此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党组织负责人、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别给予责任追究和纪律处分,活动期间,县纪委主要领导分别约谈了3名镇党委书记和镇纪委书记,大大促进了工作进度。
(三)整合力量资源,提高办案效率。道县纪委监察局着力“三转”突出纪检监察纪律审查工作主业,多管齐下创新机制,增强力量,破解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难题。为保证质量,在进一步完善纪律审查十不准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致力于建立一个“机构健全、分工明确、渠道畅通、运行规范”的纪律审查工作机制,制定了相应的《纪律审查工作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好县反腐败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加强与公、检、法、司、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保证参与纪律审查的各个部门能按照统一部署,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针对每一个具体案件,均由县纪委分管纪律审查的副书记或者常委领导亲自挂帅督办,并成立专项工作组、指挥中心、专案工作小组,有效整合办案力量,提高查办效率。
三、创新纪律审查手段,在突破上求“准”
纪委回归本职,就势必不能包揽一切、跨越法规界限,这就要求纪委对纪律审查工作作出清晰的界定,不该管的一律不管,集中精力抓好执纪、监督、问责这三样主责。道县纪委监察局要求在以后的纪律审查过程中,要规范好相关手段,回归本职,力求精细化,不能出现以党内处分代替法律惩处的情况,不能在客观上造成党内法规成为某些人逃避法律惩处的挡箭牌。在审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纪严于法”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在遵守党纪党规时做到心有所惧、行有所矩,切实体现党内法规的严肃性。
(一)关口前移,纪委重在管纪律。各级纪委把“案件检查室”改称“纪检监察室”,将“案件线索”规范称为“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这一变化意味着纪委工作职能的变化。过去,“案件检查室”收到举报领导干部的案件线索,一般只有情节严重、够得上移送司法标准的才会立案调查,那些情节较轻、不够量刑标准的基本上不予立案;而现在的“纪检监察室”则是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只要收到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哪怕仅仅是违规吃喝这样以前看来“根本不算啥”的问题,只要一经发现也必须严肃执纪。纪委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源头反腐,就必须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在领导干部出现苗头性问题时就介入查处,避免小错酿成大祸,犯点小错时纪委及时提醒、警告、处理,这其实也体现了对领导干部的爱护。
(二)注重质量,保证办案安全。利用信访举报渠道搜集案源,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线索排查制度,有针对性地排查分析案件线索,对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及时初核,提高成案率。利用联席会议扩大案源,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健全公、检、法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通报和移送案件线索,实现案件资源信息共享。道县纪委监察局狠抓案件质量,变“数量型”为“质量型”,积极推行纪律审查案件先行审理制度,对立案调查的案件,在办理之前报送县纪委审理室复审把关,审理室就案件办理程序、证据材料、定性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个案指导。在2015年办理的81件案件中,均没有采取“两规”“两指”措施,实现了纪律审查“零事故”。每个案件都坚持了“一案双报告”制度,较好地发挥了纪律审查的治本功能。
(三)亮明标尺,依据条例准则量纪。纪律不是空口号,纪律有着具体的“标尺”,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纪律是成文的、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纪律。2015年,县纪委免费下发了27000余本新《条例》《准则》,认真组织学习。在学习有关党纪党规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思路,注重党规党纪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切实加强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不断强化纪律意识,用纪律管住每一个党组织、每一个党员,
四、创新纪律审查保障,在监管上求“严”
越是加大纪律审查工作力度,越要确保审查程序规范,始终坚持依纪依法,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坚持不枉不纵。道县纪委监察局严守制度规定,推进纪律审查工作规范有序深入开展,积极创新纪律审查工作的保障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始终强调严格依纪依规去执纪执法。
(一)认真落实制度规定,规范纪律审查程序。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已经出台的纪律审查制度规范,严格履行各项程序,摒弃过去的习惯做法和传统思维,做到纪律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湖南省道县纪委监察局把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管好每名党员、每个党组织上,不出现例外,不准有空档,真正做到遵守纪律全方位、执行纪律全覆盖。让每一个接受审查的人员感受到党纪威严,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受历史检验。
(二)扎实做好保障工作,审查立案客观严密。高质量的初核工作是纪律审查的根基。初核的方式方法可以借助司法机关的支持,力争做到“零口供”定案,要坚持“疑错从无”原则,把主要证据固定在立案前,保证立案与审查依据客观严密。湖南省道县纪委高度重视纪律审查工作的重要性,专门出台《纪律审查工作保障方案》,在初核前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准备工作更充分、证据更扎实。充分利用各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适时依规提请检察、公安等机关协助进行调查,获取重要证据,从而保证纪律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使相关材料证据严密、客观,提高了纪律审查的质量和标准,实现优质高效协同办案目标,力争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三)严格审查程序,加大执纪力度。在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上,改进作风是一场不停歇的战斗,不能有丝毫松劲和喘气。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毫不松懈地抓下去。加大执纪力度,必须严格审查程序,为了更好地开展纪律审查工作,道县纪委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信访线索归口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对反映党员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谈话函询的实施办法》,通过规范线索来源,经过常委会研究作为纪律审查线索后,提交案件管理室分流至各纪检监察室办理,使整个纪律审查过程中程序合法。(周林)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