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共产党人的政治坚守

发布时间:2016-03-02 16:02:3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共产党人的政治坚守

中共宁远县委党校校长   文星平  陈新泉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反腐拒腐防腐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面临着许许多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考验。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或走向犯罪,深究其因是在“三性”上出了问题。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应该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呢?必须坚持“三性”,即人性,理性,党性。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坚守,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的基本要求。

一、人性——共产党人做人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人性?共产党人要不要讲人性?人性是人的本性的简称,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我们所说的人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良知、良心,做人的基本品德。如慈爱、孝顺、宽容、诚信、真诚,等等。做人要讲礼、义、廉、耻,要有真善美丑、是非善恶之分。儒家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千百年来,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就一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一个党员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不贪不腐,就要有人性,要坚守做人的底线,要保存自己的良知。  

1、以坚持人性为标准。在共产党员的身上,人性先于党性,党性高于人性。一个优秀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公民而又不仅止于一个优秀公民。古人认为,君子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德,要有“温、良、恭、俭、让”五品等等,而且不同的阶级与时代,不同的国度与民族,对人性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新加坡把儒家文化概括为“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并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即:“忠”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就是要尊老爱老,孝敬长辈;“仁爱”就是要彬彬有礼,真心诚意;“廉耻”就是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这“八德”成为了新加坡人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成为新加坡人重建自信的力量和精神源泉。我们认为,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性标准,就是向善向上,诚实谦逊,心系百姓。向上,就是有一颗进取之心,追求进步,向往光明,好学上进,自强不息。诚信,就是有一颗坦诚之心,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老老实实做事,诚心诚意待人。谦逊,就是有一颗谦虚之心,自尊尊人,宽厚待人,谦虚谨慎,常思己过,见贤思齐。心系百姓,就是有一颗爱民之心,把人民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把百姓当作自己的“顶头上司”,以民为天,以民为本,体察民意,顺应民心,维护民利。

2、以尊重人性为基础。党员的党性是以人性为基础。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谁说英雄的身上没有人性的温柔?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生存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即便是一家有难,社会大家都来帮的情况也比比皆是,所以人性内在的心理诉求更显得重要和伟大了,富贵和公德,自由和纪律,尊严和公平,优雅和崇高都将融入到人性思辨与实践的社会活动过程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理性精神全面回归,“以人为本”成为共识,个体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得到尊重与张扬。每一个党员,基于人性共同特征的正当利益诉求,应该得到尊重与承认。与之相伴,党员的个体利益也同样得到认同。一个连“吾老”不老,“吾幼”不幼的人,又怎么相信他会是一个优秀党员?这是我们党从人性化的角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把人性升华为党性的具体体现。

3、以修炼人品为起点。共产党员讲党性,首先要具备优秀的人品和积极健康的人性。不打好这个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再谈什么党性修养,说什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稽之谈。只有奠定了优良人性人品的基础,党性才能更坚强,先进性才能更扎实有效、更长久地保持下去。讲党性,应从修炼人性起步。缺乏起码的人性,根本谈不上具备什么鲜明的党性。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应该怎样坚持党性原则的问题。更广泛的党性原则,应该体现在服务群众的日常事务之中。当我们把党性作为最真实的人性去对待、去坚持的时候,党性原则就会被赋予更真实、广泛的内容,更贴近群众、富于人情、体现人性,广大群众就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

二、理性——共产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什么叫理性?现代汉语词典有多种解释,理性与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在这里所说的理性主要是指我们做事的基本准则。包涵两层含义,一是要从党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并做出正确的选择;二是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说话做事不违背党和人民的利益。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1、理性对待权力。权力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用于人民。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既能成就事业,也能腐蚀灵魂。权力用得好,利党利国利民;权力用不好,误党误国误己。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实干立身;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做到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上想清楚、想明白,才不至于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迷失方向。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对权力深怀敬重之心、敬畏之心,公正用权,用好公权。这既是一种立党为公的责任感,也是一颗执政为民的公仆心,是一种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好作风,也是一种克己奉公的真品行。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现象,比如有的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盲目决策,有的骄傲自满、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有的甚至利令智昏、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成为人民的罪人。徐才厚、谷俊山之流,利用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不择手段,贪污受贿,侵吞国家巨额财产,成为人人喊打的“大老虎”,沦为千古罪人,就是利令智昏、丧失理性的典型例子。从党员干部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人们思想的日益多元化,面对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一定要保持政治上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各种思想和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守住自己的阵地。

2、理性对待名利。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名利看得高于一切。有的人私心很重,贪欲恶性膨胀,为追逐名利而忘乎所以,葬送自己的前程、幸福甚至自由,实在不值得、不划算。人生要算大账,而不应计个人蝇头小利。志存高远才能有所作为,反之则自毁前程;辛勤耕作才能收获富有,反之则倾家荡产;清正廉洁才能有口皆碑,反之则可能身败名裂;洁身自好才能和睦幸福,反之则可能夫妻离散;品质高尚才有良师益友,反之则众叛亲离;遵纪守法才能无拘无束,反之则身陷牢笼;知足常乐才能身健体壮,反之则身心憔悴。算好与算不好大账,结局迥然不同,甚至正反两重天,荣辱两世界。领导干部在忙于政务、奔波事业的同时,要经常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每一位干部的成长,都是自己努力奋斗、党组织精心培养的结果,一官一职当思来之不易,应该如履薄冰,倍加珍惜,千万不要为财所困、为情所诱惑、为名所累,千万不要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

3、理性对待事业。古人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论语》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都是说,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过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书要一句一句的读,个人的成长、事业的发展要一步一步的上台阶,心态浮躁、急于求成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抱着这样的心思,往往读书静不下心,干事沉不住气,工作抓不落实。这些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蓬勃向上的社会氛围中也出现了某种浮躁情绪。比如,学术研究上的剽窃造假、市场活动中的招摇撞骗、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有的人对生活改善、事业发展、求名求利期望值过高,总想一炮打响,一夜致富,一举成功。当然,看到有人出了名,有人富起来,有人得到成长进步,难免会有羡慕。但羡慕别人取得成就、获得回报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人家在成功背后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演员在舞台上的拿手绝技,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瞬间冲刺,书画家的一挥而就,文学家的洋洋洒洒,都是多年奋斗、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或者刚有一点付出,就急于得到大的回报,这样的预期是不现实的。诚然,我们不否认在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能够得到某些名誉、地位和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短期行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自觉地多一点理性、少一点浮躁,脚踏实地干工作,老老实实干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三、党性——共产党人立党的基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共产党人要讲党性,要加强党性修养。什么是党性?党性就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最本质的特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我们共产党的党性是工人阶级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是党的灵魂和本质。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更好地廉洁自律呢?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做到:

1、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我们共产党人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会丧失自我,立场不稳,抵御不住各种诱惑。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有许许多多的党员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矢志不渝,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就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读了《共产党宣言》。后来他在写《新民主主义论》时,还多次读《共产党宣言》。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豪迈誓言,方志敏烈士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能够威武不屈、舍身取义,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不疑,对未来美好社会实现充满信心。

2、强化宗旨意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1944年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发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以来,为人民服务已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最熟悉的语言之一,然而,“熟知并非等于真知。” 如今,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员干部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实践当中去,虚心学习和科学总结,才能产生切实的改革方案、实现美好的蓝图;只有把群众放心上、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党员干部放心上、当亲人;只有同群众朝夕相处,才能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执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察其疾苦”,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注意处理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切实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3、正确把握“三观”。“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三观”不正确,我们就会犯错误,甚至犯罪。正确的“三观”是什么?正确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又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上各种各样事物的总的看法。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最有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就是以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陈云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革命的和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来处理一切个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应旗帜鲜明地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为什么我们有的党员在金钱、美女和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贪污腐化,违法乱纪,其根子就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一个共产党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为民务实、勤政、廉政,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严守党纪党规。党纪党规是共产党人的立命之本。在党纪党规面前,共产党人没有特殊的权利,没有豁免权,所以党员干部如果触碰了这条“高压线”,必将受到制裁。党的高级干部如陈希同、成克杰、薄熙来等是如此,普通党员也莫不是如此。所以,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遵守党纪党规,是对党员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党员讲党性的具体表现。当前,反腐形势严峻,党员违法乱纪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受党纪处分的同志还不少。中央提出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治纪。严守党纪党规必须坚守三条底线:

第一条底线,失去人生自由的事不做。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失去自由,失去自由的人生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面的小鸟,终身与牢笼为伴。古人说得好,“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领导干部要以案为鉴,心莫贪,手莫伸,珍惜自由的可贵,对手中的权力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对自身的前程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行使权力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不为金钱所牵、不为地位所累、不为贪欲所枷,心胸坦荡地走好人生之路。

  第二条底线,触犯党规的事不做。人的一生很不容易,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甚而值得写一篇小说。不管当什么级别的官员,上要对得起党和国家,下要对得起黎民百姓,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不管哪级干部,都必须树立强烈的自律意识,在遵纪守法上有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做到思想上不出轨、行为上不越轨。要坚持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用家人的牵挂提示自己,用组织的培养告诫自己,做到不正之气不染,不义之财不聚,不法之事不干。

  第三条底线,违反社会公德的事不做。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也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平民百姓如此,领导干部更应该如此。古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领导干部直接同群众打交道,可以说是党的形象的代表,是群众认识党的窗口,其一言一行都时刻对群众产生着巨大的导向作用,领导干部的社会公德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德意识,严格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只有以德才和实绩示人,以勤政和廉洁服众,才能树立起与职务相称的工作权威和个人威信,才能担当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

讲人性、讲理性、讲党性,是我们做人、做事、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反腐拒腐防腐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牢记党员身份,老实做人,勤勉工作,清廉为官,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