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反腐斗士们”为何也前“腐”后继?

发布时间:2016-09-06 18:24:4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8月31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当日该院一审公开宣判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纪检监察四室原副处级检查员、纪检监察一室原副主任、案件审理室原主任沈佳受贿案,判决沈佳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审理查明,沈佳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纪检监察四室副处级检查员、纪检监察一室副主任、案件审理室主任期间,多次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大肆利用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为各种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单独或者伙同他人收受请托人财物,收受贿赂2838.9139万元及1万美元。

“反腐斗士们”为何也前“腐”后继?归根结底,还是公开机制不健全,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并非天生具有腐败免疫力,如果监督不力、失去监督,亦或不愿意“揭短亮丑”,对自己的处罚只是“自罚三杯”,权力就可能被滥用,滋生腐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纪检监察干部是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的主力军,如果自身做不到清廉、清正,那又如何去约束、监督别人。

王岐山在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不仅是给纪检干部的“忠言逆耳”,更是为“内鬼”“蛀虫”敲响了警钟,体现了党对腐败现象“零容忍”的态度,表明了反腐没有“禁区”。

   王岐山放狠话震慑“灯下黑”,纪委决不允许有“内鬼”藏匿。这是中纪委自戴“紧箍咒”,充分彰显了中纪委“权力自洁”“正家风”的公正态度,也反映了中纪委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遮丑、不偏袒、不护短,坚决杜绝“灯下黑”的反腐决心。“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 一方面,纪检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自己摆进去、学思践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侵蚀和形形色色的诱惑,确保自身干净,自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努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另一方面,干部犯错误,组织有责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制度,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真正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不断增强责任制的威慑力。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对纪检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领子”“咬耳朵”“扯袖子”,使干部时刻有危机感、紧迫感、敬畏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防范腐败行为和压缩腐败发生的空间,努力构筑促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何龙)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