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纪委人手少,经费不足,又没有线索来源,想办好办成案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乡镇纪委常常看抱怨的话题。做为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主力军,乡镇纪委在查办案件中确实存在着“线索少、经费低、成案差”、“人手少、业务差不会办”等问题,近年来,双牌县纪委通过“1+1”模式,打通乡镇纪委任督二脉,破除履职办案中困难和问题。
打通任脉,“经费保障+线索排查”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关于乡镇纪委经费问题,原则同意将乡镇纪委工作经费3万元、每年办案经费1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今年2月15日双牌县委常委扩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解决乡镇经费问题的请示,从今年起,双牌县每个乡镇都有13万的经费保障。从2015年的1万元,到2016年的3万元,再到2017年的13万元,双牌县乡镇纪委的工作经费已得到大幅度提升。
“经常看见公安悬赏抓犯人,没想到纪委也会给提供举报线索人发放奖励。” 去年9月,双牌县泷泊镇上双村监督员蒋某获得镇纪委颁发的2200元监督举报奖。为拓展线索来源,双牌县设立村级监督员,及时向乡镇纪委反映发现的线索、问题。同时建立健全案件线索集中排查工作制度,结合纠“风”治“陋”、“雁过拔毛”式腐败整治、村级财务清理审计、村级换届等多项工作,将乡镇报送的重要案件线索,进行集中排查,将可能成案的线索以信访交办形式下发给乡镇纪委,力争实线索办成铁案件。
打通督脉,“配齐班子+传帮带促”解决无力办案的问题。
去年乡镇纪委换届,双牌县严格落实“三转要求”,选强了乡镇纪委专职“领头雁”,11个乡镇纪委书记中80后有8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名;配齐了乡镇纪委班子,其中,一、二类乡镇配备了7名纪委委员,三、四类乡镇配备5名纪委委员,并尽量挑选了懂财务、法律相关业务的人员当任乡镇纪委班子。
为使新上任的乡镇纪委班子尽快熟悉纪委业务,双牌县纪委采取了“传、帮、督、带”四字队伍培养方针。面对面传,开设了宣传、信访、案件查办等6个专题学习培训会,传授业务知识和技巧。一对一帮,明确每个乡镇都有对应的纪检室、分管常委及副书记联系,一对一指导帮助乡镇纪委办好案;实打实督,县纪委书记李群辉同志亲自带队到重点乡镇进行了现场督查,加强工作指导,促进乡镇纪委干部积极正确履职;手把手“带”,实行乡镇纪委2个月轮流跟班学习,全方位学习信访、案件审查、案件审理、党风政风监督、宣传教育等纪检监察业务,快速提升乡镇纪检监察队伍综合素质。
乡镇纪委履职条件提升之后,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加大,2016年至今,全县11个乡镇累计立案58件,平均每个乡镇立案5.3件,与2015年乡镇总立案数26件相比,增长123%。全县共114个村,其中村支两委干部被立案问责查处22村32人,覆盖率为19.3%。(双纪宣)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