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为担当者担当应将强化学习摆在首位

发布时间:2017-04-17 15:56:12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同时也一再提出要为担当者担当,充分、广泛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当前很多地方都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探索和建立为担当者担当的体制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尽情释放担当的激情和能量,推动形成勇于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而我认为为担当者担当应该要将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随着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新要求,我们不加强学习肯定就会落伍,就会无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来学习问题,必须完善学习教育机制,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努力提升自身修养,通过不断学习切实解决不想为、不能为和不敢为的问题,激发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的工作热情。
  一是强化学习,解决认识不足“不想为”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还是积极有为、勇于担当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但是受社会环境、成长经历、政治生态等原因的影响,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存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想作为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面对矛盾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不敢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不敢大胆亮剑。因而,要将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教育等纳入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作为各级党组织学习、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的常规工作,促使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对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党规的学习,通过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党员干部从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强化学习,解决能力不足“不能为”的问题。党员干部的“不能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懂政策理论、不懂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缺乏,组织、管理、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本领恐慌”的问题,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我们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类培训班、轮训班或者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带着问题思考和学习,联系自己做好党性分析、自我剖析、转化提高。还可以采取其他各种方式让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比如,让经验丰富同志指导、帮助没有经验的同志,让能力强的带能力差的,发挥好“传帮带”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所学知识能入脑入心,学以致用,有效解决“不能为”的问题。
  二是强化学习,解决心存顾虑“不敢为”的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对又要干事、还要守规矩的新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干部在管住了手脚的同时,也懈怠了思想,不敢为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很多地方在容错免责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客观看待和合情合理处理干部在深化改革中出现的特殊问题,让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既要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底线,惩处违纪者,又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既严格管理干部,又最大限度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由于容错机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的内容、要求、方式都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将容错免责的运行做到公开透明,明确为什么容错?怎么容错?容错内容是什么?哪些可以容错免责,哪些不能容错免责?做到具体化、细节化、规范化。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让大家做到熟读于心,心中有数,心中有底,这样在工作中才会没有顾虑,才会大胆作为,才会达到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推进工作的目的。
  当然,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需要党员干部自身加强修养,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和能力等问题,同时更需要良好社会氛围的支持和引领。我们要广泛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在选人用人方面不让担当者吃亏、大胆使用担当者的典型事迹,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为改革创新者容错免责、为担当者担当的典型事迹,向全社会释放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积极信号,号召全社会向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学习、致敬,形成担当光荣、担当可贵,学习担当者、崇尚担当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起强大的敢于担当的力量,扎实推进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作者:冷水滩区纪委常委  雷建军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