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热播剧在全社会引发广泛热议。其中,“不想升迁,也不想贪腐,一心观测天文”的“懒政庸政怠政”“哲学”令人印象尤其深刻,尤为痛心疾首。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在现实生活中,有或多或少的官员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单位“看看报,喝喝茶”,乐得做个“太平官”,得过且过。这种行为和现象在一定范围、一段时期内甚至像“瞌睡虫”一般蔓延,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极大地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朝著名廉吏郑板桥在任潍县县令时,不以官小位卑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时刻心系百姓,与民同忧。百姓冷暖、民生疾苦是他日夜牵挂所在。这种脚踏实地、勤政为民的精神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当官就要担当,当官就要尽责。”在任何岗位上,党员干部都绝不能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更不能事不关己,麻木不仁。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新常态下,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一改过去的老思维、老套路、老做法,坚决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陈腐观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履职尽责、尽心尽力,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心怀宇宙”不如“脚踏实地”。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出发点、依托点和归宿点是人民群众。“仰望星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是立足于大地之上,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因此,必须要埋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多做事,少作秀;多向下,少唯上;多务实,少务虚。这才是一心为民的应有姿态和作风,这样的干部才会被人民群众接受和赞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以“只争朝夕”的风发意气,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才能行稳致远、跬步千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道县纪委宣传部 陈新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