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招商引资,3天跑了4个省、拜访了6家公司,这是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政和县原县委书记廖俊波最后45天的工作剪影,更是他短暂而光辉人生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不会累的“樵夫”。
他曾被戏称为“省尾书记”,因为他来之前,政和县是一个全省人均综合实力排名倒数第一、长期是省长挂点的帮扶县。政和县得以旧貌换新颜,就因为他有着“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的理想信念。他靠一股干事创业的冲劲和背石头上山的“蛮劲”,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以上率下,率领着全县干部群众甩开膀子大干特干,通过4年的努力,政和县从“省尾”跨入了“省十佳”,城市建成区扩容近一倍,3万多贫困人口摘掉帽子。
他曾是老百姓和农民企业家的“老大哥”,因为他从来就不摆什么官架子,有的只是把群众当亲人。从一个县委书记到副市长,不凭任何“政治资源”,因为他有着“对老百姓是真爱”的群众信念。他没有嫌弃政和穷,而是带着人马下乡、进厂、家访、夜谈;没有嫌弃农民土,而是“和农民朋友坐一条板凳”;更没有嫌弃上访户烦,而是弯腰低头真心实意地解困纾难……他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赢得了临走时十里长街上的含泪送行,赢得了群众自发送来的1500多个花圈。
他曾是“从不拉拉扯扯,三句不离工作”的“阳光干部”,通体透亮,没有一点杂质,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谁打着我的旗号拉关系、搞工程,你们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他走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工作开展得顺顺利利,到哪里都深得人心,因为他有着“总为别人着想”的服务信念。他打电话给当地一中校长:“县里的乡镇干部,现在都扑在一线上,他们顾不上关心孩子的学习,就请你和老师们多费心了。拜托!”他为同事的工作调动“找了市领导好多次”;他为农民企业家“说情”,免除了上百万的滞纳金……
那么“疯狂”地工作,真的就不喊累吗?廖俊波说:“带孩子够辛苦吧,但父母为何乐在其中呢?因为有信念”,当人有了信念,真的就不会觉得累。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都应该要积极主动地向廖俊波同志看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挺起精神脊梁。工作中要把胸怀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想为、敢为、勤为、善为,把纪律挺在前面,敢于瞪眼黑脸、监督执纪问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向善向上的社会风气。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