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召开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视频动员大会,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湘风纪网,2017年6月22日)
近年来,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愈演愈烈,“拖着书包上学校”也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在网上曾经流传着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上学歌》,充分反映了中小学生对教辅材料泛滥的反感、厌恶与憎恨。
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为什么会甚嚣尘上?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二字从中作祟。要想彻底清除“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的毒瘤,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牵住“牛鼻子”,对症下药、“斩草除根”。
必须斩断师德败坏者与不法书商的利益链。受经济利益驱使,个别教师完全忘记了“为人师表”的师道尊严,不能固守自己的“阵地”,昧着良心与不法书商相互勾结,从中收受高额“回扣”。不法书商紧紧抓住“蠹虫”的贪欲心理,从而实现所谓“互惠互利”的不可告人目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新常态下,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才能使个别教师回归“主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身正为范。
必须根除学生与家长的“逆来顺受”思想。面对违规教辅资料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常常是采取一种“鸵鸟”心态,逆来顺受、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他们大多数认为,别人都订了,自己何必磨磨唧唧地做“丑人”。如若不订,老师会不会给自己“穿小鞋”?如此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面对现实、不敢奋力抗争、不敢举报、不敢得罪老师,导致违纪分子大行其事,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现象自然更为猖獗。
必须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毫无疑问,部分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的问题也是“心知肚明”,但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照不宣,认为这些问题“无伤大雅”“无可厚非”。某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暗度陈仓”,参与其中,牟取暴利。执纪者蜕变为违纪者,“监守自盗”。这样,违规征订教辅资料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成为公开的“秘密”,泛滥成灾、难以收拾。
必须高悬纪检监察部门的“纪律之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面对违规征订教辅资料乱象丛生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出击,高悬“纪律之剑”,认真对待每一个举报线索,认真分析每一个相关案情,严厉查处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的行为。对胆敢“越雷池”“踩红线”的国家公职人员,要坚决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努力清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救救孩子!”莫让《上学歌》篡改变味为“厌学歌”,莫让孩子们的书包变得太重,变成他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道县纪委宣传部 陈新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