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花桥街镇纪委自办案件3件、党政纪处分7人,处理信访件7件,提醒谈话18人次,纪委书记和副书记均得到提拔重用。”刚由花桥街镇纪委书记调任高溪市镇人大主席的王小先高兴地说到。
2017年来,冷水滩区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三转”,加强乡镇(街道)纪(工)委建设的部署要求,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进一步理顺了乡镇(街道)纪(工)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乡镇(街道)纪(工)委“人、财、物、事”的运转协调、有机统一。20个乡镇、街道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立案73件,党政纪处分61人,作风问责82人次,处理信访件169件次,退还群资金72.54万元,追缴资金169.437万元,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冷水滩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镇纪委标准化建设,办案设施统一更新完善,基层纪检组织办公办案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执纪审查能力进一步提高。走进冷水滩区普利桥镇纪委,电脑、录音笔、执法记录仪等办案设施一应俱全,安装摄像头、软包装的标准谈话室映入眼前......
“每个乡镇自办案件不得少于3件、开展提醒谈话或约谈函询不得少于4次,每个街道自办案件不得少于2件、开展提醒谈话或约谈函询不得少于4次,这是写进乡镇纪委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性意见,也是区委反复强调的硬性要求。”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彭峰告诉笔者。为推进乡镇纪委聚焦主业,履行主责,该区积极建立区乡纪委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乡镇和区直单位联片协作办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办案资源、办案力量的优化整合,成立4个办案协作区,统一管理案件线索、调配办案人员,深入开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区纪委主要领导及时约谈落实“三转”不到位的4名纪委书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力的7名纪委书记,全力推进乡镇纪委建设,传导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2017年各乡镇、街道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案件73件,同比2016年24件增加204%,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感觉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高更严了,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获得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该区狠抓乡镇、街道纪委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有为有位。据悉,2017年区委调整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20余人次,其中提拔重用乡镇街道纪委书记担任人大主席3人、政协联工委主任3人,乡镇、街道纪委副书记提拔重用6人次,基层纪委干部有“干头”,更有“奔头和盼头”。对基层纪检干部厚爱的同时注重严管,该区12名乡镇、街道纪检干部被通报批评、约谈等问责,1名乡镇纪委书记工作不在状态被免职调整岗位。按照一、二类乡镇(街道)设纪(工)委委员7名,三、四类乡镇(街道)设纪(工)委委员5名的要求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纪委干部,所有纪检干部实现专职专岗、专人专责,并遵循异地交流任职原则,任职满5年的必须交流。建立乡镇(街道)纪(工)委受区纪委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双重考评考核机制,突出区纪委考核履职情况为主(占70%),干部任命考察坚持上级纪委提名,解决了基层纪委干部考核和任用的后顾之忧。(李文龙)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