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市纪委突击检查教育局办公用房》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引发热议和关注。4月26日,津市市委坦陈此次检查过程中存在“标准把握不准、检查方法不当、工作程序欠妥”的问题,并已责成津市市纪委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常德发布,2018年4月26日)
然而,类似办公室里“有与工作无关的书籍”“盆栽超过两盆”这样小题大做的通报,兴师动众的“突击检查”,颇有矫枉过正的嫌疑。问题背后,引人深思。“八项规定”这本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纠正。
聚焦“精准执行”,切勿层层加码。中央八项规定内容详细具体,条目严谨清晰,可操作性很强。在执行时必须认真对照,精准定性。不能因“好大喜功”而盲目创新形式,也不能因粗浅理解而剑走偏锋。严紧太过、太离谱,必定容易出现反弹,最终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还有可能由于不堪重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某地观看廉政影片要求党员干部写心得体会,省里要求600字,市里要求800字,到了县里就要求1000字。如此不顾实际的“层层加码”,让人应接不暇、心生厌烦,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更不可能谈什么高质量完成了。
抓住“关键少数”,切勿棍扫大片。唯物辩证法认为,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纲举而目张”。抓住“关键少数”,其实就是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纲”。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来说,领导干部就是“关键少数”。抓住“关键少数”,本质上其实是抓住了绝大多数。“关键少数”的手上掌握了绝大部分的权利、资金和资源,管理着绝大多数人、影响着绝大多数人、代表着绝大多数人,对“关键少数”高标准、严要求,就是要让“关键少数”凸显关键作用、引领绝大多数。如果不分重点、胡搞一通,“眉毛胡子一把抓”,“棍扫一大片”,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紧盯“症结所在”,切勿草木皆兵。“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的一贯方针。“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治”。毛泽东指出,“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因此,必须要正确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对有轻微违纪苗头的,应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促使党员干部正视缺点和不足,掸去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对症下药”,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正确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绝不能以偏概全,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执行八项规定,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不偏离、不走样、不变通,抓常抓长,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背离初衷。八项规定这本“好经”,必须要学深、悟透、做实,才能防止出现“念歪”的现象。(道县县委办 陈新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