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刘泽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了解,刘泽臣于2005年10月任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于2010年10月退休。
有些官员以为退休就是“安全着陆”,趁着在位时有权力,肆无忌惮,完全无视法律,借机“捞一把”。在这种思想的作崇下,一些面临退休的官员开始实施疯狂“敛财”,用权给家中亲朋好友调工作、包工程、换取了各种利益和好处;有些人不仅在任期间有不法行为,退休后仍然没有消停,还在利用原有的人脉和资源发挥“余热”,谋取不法利益。
“船到码头车到站”,这句话常被有的官员引喻为“退休”,认为“退休”就算是就平安大吉了。一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官员甚至认为,干了贪腐的坏事,只要在职时不被查,退休就不会被翻出旧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显然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腐败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譬如说,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党组成员、江苏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原副局长、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郗同福(副厅级) 于2012年11月退休,但因涉嫌受贿罪一案,由江苏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湖南政协副主席阳宝华落马时,退休刚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退休或退居二线官员被调查。
“退休即安全着陆”折射了反腐的“盲区”。然而,从上述案例可见,退休并不意味到了“平安码头”,也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干部可以退休,反腐没有“退休”时。不论时间间隔多久,不管你退休与否,只要发现了问题,就不能享有法外豁免的特权,必须接受调查、受到追究,这没有什么情面可讲,更不会既往不咎。
随着反腐向纵深推进,从中央到地方,纠察干部的范围将会不断拓宽,有些退休干部今时往日的种种问题,很可能会被拔出萝卜带出泥,指望“一退解千愁”,恐怕亦不可得。奉劝那些蠢蠢欲动者,放弃侥幸和幻想。只有恪尽职守、廉洁从政,才能在道义和利益面前做出正确抉择。而即便退一步,只求退休后含饴弄孙、安度晚年,也该猛醒,自我告诫:收手、收敛、知止。
退休不是“平安码头”,反腐没有“退休”时。严守纪律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不会因为退休就搞“既往不咎”,也不会因为年龄大、资历深、贡献大就网开一面。党员干部不能把退休当作逃避追责的“屏障”,只要出现违纪行为,不论什么时间节点都要一律追查到底、绝不姑息;只要是触犯底线,不论是谁,都难逃惩处。要算好人生之账,走好人生之路,不能因为即将退休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因为要退出领导岗位就突破底线。党员干部要珍惜名誉,注重晚节,正确对待权力,破除侥幸心理,学会自我调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越雷池半步、不触红线半点。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安全着陆”。(新田县骥村镇纪委 唐 剑)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