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灾荒最好,别人不饱我饱!”这是某村何支书酒后的妄言。这是妄言,而他也就是这么做的。
自何支书上任以来,但凡是上级下拨的救灾物资,无一不是先进了何支书自己家门。
“人呢,做事就得灵活,不能太死板、太拘泥,得懂得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是何支书经常挂在嘴边的“金玉宝典”。
一句发人深省的古词箴言被何支书歪解成了他的“行动指南”。一直贯彻着这个“金玉宝典”的何支书非常得意:家里吃不完的救灾粮,还有他家今年拔地而起的大别墅金壁辉煌!而离得不远的是何支书给五保老人修建的连窗户都没有一个的矮矮平房养老院。
老人住在他修建的房子里,又闷又热又压抑,门都不敢关,根本没法住。就这样,五保房空置下来了,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何支书家的“杂房”。
何支书可得意了:“我已经按上面要求修建了养老院,但是他们有自己住的地方,我们村条件好,老人不用住养老院。”
村民们敢怒不敢言,只要有想去告状的,何支书就会威胁别人:“县里某某领导是我亲戚,我家族势力大,谁让我没好日子过,我也不能让他好过!”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何支书也越来越膨胀。在他的地盘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日子过得仿佛如鱼得水那般舒畅,这让何支书每天开心得眼角的鱼尾纹都添了几条,人也越发的油光发亮起来。
只是只手终难遮天,覆手不能成雨。何支书终于被推进了“阳光”里,接受了大众的“透视”!让“阳光”晒去他一身的“灰色”,让“清风”拂去他一身“尘埃”,等待他的将是法纪的严惩!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
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碗豆,鹭鸶嘴上劈精肉。
蚊子腹里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一首《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是何支书的真实写照。
(道县纪委)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