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宝山,1963年4月生人,曾任山东省广饶县地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广饶县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东营市地税局油田分局局长,东营市地税局党组成员、稽查局局长。
2017年7月,翟宝山因涉嫌严重违纪,被东营市纪委立案审查;2017年9月,被开除党籍;2017年11月被开除公职。(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反思翟宝山的贪腐经历,一字以概之就是“捞”。翟宝山说,在自己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一半时间跟捞钱有关。为了捞钱,他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经查,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翟宝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钱款近500万元,接受各类礼金、消费卡300余万元;另有不能说明来源资金500余万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聚集了一帮经商搞企业的“朋友”,久而久之,翟宝山也熏染上了铜臭气,不知不觉萌生出捞钱发财的贪念。怎么捞钱?他盯上了胜利油田这块“大蛋糕”。翟宝山通过帮“朋友”向油田一些单位催要工程款、承揽工程、推销生活用品等方式,收受“好处费”。大到几千万的建设工程,小到几万、十几万的茶叶、干果、服装等日用品推销,他不放过任何捞钱的机会。因他帮忙受益的“朋友”自然心甘情愿地向翟宝山奉上不菲的厚礼。大到几十万,小到一两万甚至几千元的“好处费”,他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甚至以“借钱”的名义向他们索要。翟宝山利用权力捞钱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收习惯了,收不住手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之说。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多次论述。早在当年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告诫官员:“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当官还想谋“钱途”,必然自毁“前途”。翟宝山涉嫌受贿案在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等待翟宝山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当官和发财须两道,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要划清当官与发财的界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能“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整天以聚敛钱财、富妻荫子为能事。更不能奉行“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错误思想,把当官、掌权、发财作为一个等式,掉进了钱眼里,成了金钱的奴隶。如果既做官又想发财,一只脚踏两只船,不但会毁了自己的幸福,也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所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拒腐防变,更要行于正道。作为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守住自己的那口人生清泉,把人民赋予的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就要时刻牢记当官和发财须两道的道理,正视权力,善待权力,严于律己,严于修身,洁身自好,守住底线,坚持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做一个让老百姓称赞的清官,做一个让亲人引以为荣的好官。如此,方称得上是为民谋事,为民做官。
(新田县骥村镇纪委 唐 剑)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