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办的业务培训,虽然只有五天的学习,但收益多多,最深的体会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曾在基层县级人民检察院担任过三届14年的检察长,亲自组织参与了100多起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接触过大量的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可以说有一定的办案经验。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更进一步地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是“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督、调查、处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工作精益求精,才能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监督执纪调查任务,才会收到“三个效果”的统一,才能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参加这次培训感触较深的,首先是授课老师的敬业精神,无论是上综合课的国学讲座、国际安全与外交、阳光心态与调适,还是上业务课的监察体改革与思考、派驻监察工作、《监察法》解读等,每一位授课老师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都有较深的研究,尤其是授课效果好的老师,他们的敬业精神更强,我们听的每一堂课都有所得、有所获。其次,班主任老师等的敬业精神也强,把几天的培训安排组织得有声有色,有课堂教学、有现场教学,有晨读朗诵,也有课前课中保健操,更有学习生活的剪影总结,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紧张的培训。我们做纪检监察工作也要有这种敬业精神,把我们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去追求,那么苦一点、累一点、得罪人也就不算什么了。尤其是得罪人,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我从事检察工作二十多年,担任检察长也有十多年,干的都是得罪人的工作,但是我欣慰,因为我们得罪的都是腐败分子、犯罪分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就要对党忠诚,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光明磊落,政治过硬;就要对人民负责,心胸坦荡,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尽职敬业。
二是监督执纪业务要精。学,然后知不足。这次培训安排的5堂监督执纪调查业务课,针对性很强,既有审查调查的实践与思考和办案的谋略与技巧,又有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关于程序性的适用,还有《监察法》的解读,更有派驻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总结,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听了这些课,既有业务上的长进,但我获益更多的是危机感增强,无论是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督调查处置,我们的业务能力还远远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纪法衔接任重道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这支新组建的队伍能否承担起监督执纪调查的任务,除了政治过硬外,业务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2015年双牌县纪委、县检察院开始办理的一个镇党委书记的窝案,自今年7月以来闹得沸沸扬扬,明明是一个构罪的案件,一审也作了有罪判决,但由于证据有瑕疵、案件处理不及时和一些案外因素的干扰而改判无罪,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被动,教训十分深刻。我们要认真汲取这些质量不高案件的教训,始终把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把案件质量作为生命线来抓。
三是工作上要精益求精。日常监督要勤。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监督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第一位的职责。日常监督是否到位、及时、有效,关键是一个“勤”字。要勤于收集相关情况,要勤于研究监督对象。正像浙江省纪委驻省工商局原纪检组长夏建勇同志所说:“对监督对象的了解要尽可能全面。”要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全面建立单位和个人的廉政档案;要勤于分析研究监督对象,紧盯重点,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加强动态监督。执纪问责要快。对需要初核问责的问题,要周密思考,制订详细的初核方案。初核的内容要全面,要全方位掌握初核对象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家庭及财产情况等,要勤问勤查,细查深究,为执纪问责和审查调查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针对对象的主要违纪违规事实,充分运用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分别处理。对一些较轻的违纪违规行为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要纠缠细枝末节,让被调查人早日放下包袱;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教育挽救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立案审查要准。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需要立案审查的对象,在初查初核的基础上及时立案;要大胆采取留置、搜查、查封、查询、冻结等相应的调查措施,全面收集案件证据,以求迅速查清案件事实。要转变办案的方式方法,从以供促证切实转到以证促供上来,重客观证据的收集,不完全依赖口供,力求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高质量的案件。(市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 刘繁荣)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