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斩断“保护伞”,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发布时间:2018-09-17 10:53:3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近日,湖南省委对涉及洞庭湖区下塞湖矮围问题的25个单位的62名国家公职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充当“保护伞”的11人进行立案审查和监察调查,根据审查调查结果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以及追究刑事责任。(三湘风纪网)

  自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同时深挖和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获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叫好。

  拉拢腐蚀党政干部充当“保护伞”,是黑恶势力犯罪的重要特征和手段,他们为了坐大成事,千方百计寻找政治靠山,不择手段围猎腐蚀党政干部。而正因为一些党员干部充当其“保护伞”,放纵包庇,黑恶势力才敢鱼肉百姓、扰民害民。因此,要取得扫黑除恶的彻底胜利,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在扫黑除恶的时候,一定要从“保护伞”反腐入手。

  从湖南省委此次查处的下塞湖矮围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沅江市私营企业主夏顺安为了谋取利益,通过拉帮结派、行贿送礼等方式与公职人员勾结在一起。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官员收受夏顺安的红包礼金、贿赂,滥用职权,违规与其签订长期承包合同、出具虚假函件和证明,并在夏顺安拉票贿选省人大代表等方面提供帮助,甘愿为其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致使下塞湖矮围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整治,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如此看来,扫黑与反腐,从某种程度而言,可谓一枚硬币的“两面”。黑恶势力之所以能长期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根本原因在于有“保护伞”为其撑腰。扫黑除恶关键是要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但如果不从“保护伞”反腐入手,就可能挖不出黑恶势力后面的“保护伞”。因此,要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让公职人员不想、不能、不敢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保护伞”反腐入手,除恶务尽,确保扫出朗朗乾坤、清风正气。(江永县 何继锋)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