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村集体的钱去哪儿了,可以参加村务监督月例会翻翻账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查询我们村这几年所有的账务收支明细。非常方便。”近日,在道县村级财务清查小组入户调查时,白马渡镇大阳村村民杨光社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由于该村属于双牌水库水淹区补偿范围,村集体财务收支问题导致该村上访不断。现如今,通过村务监督月例会、“互联网+监督”平台等多种方式,让大家随时都能对村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该村信访率直线下降。
今年以来,针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随意开支等问题,道县狠抓村级财务信息公开,实行月审、月公、月传,在全县22个乡镇场369个村居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互联网监督”模式,使整个村级财务运行规范有序、阳光透明。
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一审。每月25日至月底,各村按时召开村权监督月例会,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当月村集体收支的每张财务票据进行现场质询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财务票据上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章。村干部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有争议的收支,报乡镇政府核实裁定。
财务收支情况每月一公布。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通过的收支票据,必须将复印件粘贴在村权监督月例会公示栏公示30天,同时将原件和公示栏公示资料拍照发送到由全体村民加入的村权监督微信群。公示期间群众无异议的票据,方可到乡镇财政所申报入账;群众有异议的票据,由乡镇政府核实裁定、答复释疑。乡镇财政所每月一结。每月25日至月底,乡镇财政所组织各村进行报账,坚持做到“三不报”,即:没有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章的票据不报,没有在村权监督月例会公示栏公示的票据不报,违纪违规或手续不全的票据不报。
收支票据每月一传。依照《道县“互联网+监督”运维管理办法》流程,由乡镇财政所将各村入账的每张财务收支票据扫描,在5个工作日内上传至“互联网+监督”平台,发送到村权监督微信群,便于群众随时随地查询监督。截至8月底,全县“互联网+监督”平台共录入民生项目217项、资金14.99亿元,公开村级收支票据1.64万张、1.01亿元,村级财务票据上传率为100%。收到投诉举报43起,受理43起,处理回复43起,办结率100%。(道县纪委宣传部)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