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笔者陪同道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易恢节一行驱车40多公里来到都庞岭山脚下的深度贫困村小塘村调研。该村位置偏远却青山绿水围绕环境优美,“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首——韭菜岭就在这里。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栋印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行红色大字的三层楼房,陪同人员原道县纪委常委蒋品国告诉笔者,这座房子就是今天采访的主角贫困户邓富斌的。村支书和邓富斌把我们迎到家里,又是倒茶又是握手,山里人格外热情淳朴。邓富斌是个留着平头、个子瘦小的汉子,灰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矍铄的精神仿佛五六十岁的样子。
落座后,我们唠起了家常,我问邓富斌“你这么好的房子,还可以接待游客用餐和住宿,怎么还是贫困户呢?”他告诉笔者:“这要感谢党,感谢易书记,感谢工作队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是2014年因缺资金、缺技术被评为贫困户的,当时家里只有一座泥瓦房在后村,自己长年在外帮人养猪、养羊挣钱,家里有70多岁的老父老母,女儿、儿子都在上学,全靠妻子一人照顾。房子是2017年建成的,我想房子宽点总有好处于是就建了三层楼,因为不懂政策,危房改造补助还没有享受到,后悔死了。”笔者问他:“你刚才说你老父老母70多岁,你多大了?”他说他今年48岁了,笔者说:“你长得有点急、蛮显老。”我们都哈哈的笑了,他也跟着笑。
帮扶人蒋品国接过话茬:“就是,我之前也说过他显老这个事,他实际上比我只大四五岁。他是个闲不住的人,2017年脱贫了,在脱贫路上,可谓一波三折,但他这个人想致富、有决心、能吃苦。他想发展农家乐却没有营业执照,不能合法经营;他想养殖黑山羊、野猪却没有资金;而且这里是生态功能区、水源保护地,不提倡甚至不允许发展养殖业。我与他结对以后,帮他到工商部门代办了农家乐的营业执照,帮他到畜牧水产局、环保局咨询,并请专家来实地指导建成了三级化粪池,确保环保评审过关,帮他到市县林业局申办人工繁殖野生动物养殖许可证。最麻烦的是:两年前以他的名义统贷统还借了5万元扶贫贷款,每年虽然可以分红5000元,但是现在不能再贷款了。我又出面找到清塘农商行的吴行长好说歹说,并以我的工资卡为他担保,才又贷了5万元养殖项目款。”
扶贫队长潇湘技师学院郑生明副教授补充道:“2017年他参加了永州工贸学校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今年养殖场可出栏山羊200只,野猪20头,打下了科学致富基础。九月份还把他的儿子送进我们学院学习,斩断了贫困的根源。”
在参观了邓富斌的农家乐、养殖场后,易恢节感慨地说:“如果每个贫困户都这样有志气,每个帮扶人都这么有情义,每个工作队都这么有办法,我们的扶贫工作何愁搞不好呢?”易恢节还安排工作队、村支两委尽快落实邓富斌产业贷款帮扶奖补,贷款五万元按标准奖励5000元。(道县 蒋晓国)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