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姬红光、农委信息科科长郭彦超在扶贫项目验收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被通报曝光。姬红光和郭彦超在对河神庙乡店上村申报的核桃种植项目进行验收时,未按要求走访贫困户、未对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仅根据时任店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保的口头汇报,就对未实施的项目进行了验收,出具了《竣工验收报告》,导致20万元国家专项扶贫资金被骗取。2018年3月,姬红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郭彦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据11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精准扶贫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快脱贫步伐,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中央、省、市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扶贫项目建设。这对于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了项目,就有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脱贫就指日可待。
然而,扶贫项目没有真正实施,仅根据村书记的口头汇报,“验收”竟然轻松过关,还出具了《竣工验收报告》,这确实是典型的不作为、乱作为。身为负责项目验收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试想,只要相关人员认真按照要求走访贫困户、对相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亲自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转一转,与当地群众聊一聊、问一问、听一听,本着实事求是、动真碰硬的原则,就一定能全面掌握扶贫项目的真实情况,不会被假象所迷惑,不会被花言巧语所误导,更不会轻易出具《竣工验收报告》,让扶贫项目资金被骗取,造成不良影响。
扶贫项目验收,有令不行、有责不履,这是工作漂浮、作风懒散的表现,也是一种作风顽疾。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提起规章制度时,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甚至说的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可一旦真正落实起来时,却悄无声息地放松了警惕、降低了标准、偏离了轨道,把规章制度当成了摆设和花瓶。总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出什么问题。于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没了规矩、没了原则,该严格要求的不严格要求,该严格落实的不严格落实,该看的不看,该问的不问,该去的地方不去。殊不知,这样做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付出代价。
扶贫项目是惠民的,扶贫资金更是有限的、宝贵的。要真正把扶贫项目资金用到刀刃上、落到实处,发挥拔“穷根”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审批、严格检查、严格验收。唯有如此,才是扶真贫、真扶贫,才能最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江永县纪委监委 田海忠)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