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明白卡’和‘告知书’,群众一看就知道自己到底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钱被‘拔毛’了……”这是零陵区省定贫困村楚粤亭村1组贫困户唐正治,在接到该区财政局制作并发放的《零陵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补贴项目告知书》时激动地说出的一句话。这是该区自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深入挖掘问题线索,保障扶贫资金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今年来,零陵区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把专项整治和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制度建设、公开公示、强化队伍、从严整治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参与监督、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区发放扶贫领域“明白卡”和“告知书”13万份,群众通过比对向相关部门提供问题线索672条,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立案2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组织处理122人。
立规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制订和完善了《零陵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零陵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零陵区区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零陵区乡村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的通知》和《零陵区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报账程序和公开办法》等办法,加强源头监控,对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实行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多长渠道融资、一个口子放水,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序、规范高效运行。
全公开,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发放《零陵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补贴项目告知书》《零陵区2018年惠农补贴项目告知书》,将各类补贴项目名称、补贴标准、补贴范围进行详细说明,让群众一看就清楚明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惠农补贴资金的名称、政策依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数量及金额、举报电话等内容,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围绕民生项目资金“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将251项民生资金,分项录入“互联网+监督”平台,将民生资金的来源、去向、过程、效果、问题、投诉等在网上进行公示。今年1-11月,公示收入金额32251万元,支出金额28556万元,上传发票46695张,发票上传率100%。
强队伍,着力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坚持问题导向,区财政每年开展一次全区性惠农政策培训,培训人包括了各村党支部书记、村报账员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邀请市内业务专家就村集体经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与使用、“村账乡代管”流程等方面进行讲解,大大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廉政意识和问题意识,减少和杜绝了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发生。驻村干部动态收集手机号码,由财政所补贴管理员将收集的号码录入补贴发放系统,银行免费对每笔补贴资金发放业务提供短信通知,补贴对象及时知晓补贴到账情况。今年来,共培训588人次,发放宣传册700本。到目前为止,全区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99种补贴,发放金额33159万元,受益农户403555户。(零陵区纪委监委唐顺科 蓝萍)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