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成就“四大精神”,其核心离不开斗争精神。保持斗争的精神,既是我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内核和最直观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是党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与责任,纪检监察干部战斗在反腐第一线,不得罪千万腐败分子,就会得罪13亿中国人民,这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更应发扬新时代斗争精神,要敢于亮剑,用实际行动和担当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以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一)强化斗争品质
一要坚定斗争意志。斗争精神反映到实践层面就是一种行动上意志品质的体现,敢于碰硬、知难不惧、刚强不屈、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斗争意志是斗争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纪检监察工作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如果纪检监察干部甘当“和事佬”,乐当“老好人”,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如果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畏首畏尾,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不了,看到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顺水推舟,为他人“捂案”“压案”,必然导致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虚化无力。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执纪。对违背党性原则的诸多现象,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批评制止、敢于纠正、敢于担当,不当老好人、和事佬、太平官;要激浊扬清,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
二要增强斗争本领。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只有“道高一丈”,才能应对腐败分子的“魔高一尺”,才能真正成为严惩腐败的钢铁拳头。纪检监察干部要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办事态度、良好的个人形象,不断提高政治修养、思想觉悟、科学判断能力、临机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要把平时的工作作为学习的最佳课堂、检验的最佳平台,每做完一件事、办完一个案,都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回顾反思,总结出好的经验和不足,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在学习中增智,在实践中强能,在重大活动中检验,优化能力结构、丰富能力储备,努力破解“本领恐慌”难题。
三要强修身重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职能的特殊性更要求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反腐败的大环境下,难免出现形形色色的诱惑扰乱人心。此时,慎独尤为重要,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坚定信念,洁身自好,不被名利所扰,无论何时牢记党纪国法,牢记自己的职责,牢记肩负的重任。只有先自治,自责,自成,才能约束监督他人,勇于亮剑,敢于斗争。担当是最大的忠诚,忠诚是最大的担当。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定担当意识,不断强化“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斗争意识,坚决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处理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责任,始终站在从严治党的前沿阵地,坚决斗争;要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推进巡察工作向基层社区延伸,坚决扫掉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要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坚决铲除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明白斗争的重点
一要坚决与破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政治纪律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纪律。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塑造坚强党性;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业务看政治,在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从政治纪律查起,从政治规矩严起,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聚焦“七个有之”,严肃查处政治上离心离德、组织上拉帮结派、行动上阳奉阴违的干部,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
二要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于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督促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一些基层单位“挂牌热”,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一些机关和部门文件多、会议多、检查考核多的“一热两不三多”问题比较突出。要抓住“关键少数”,层层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效列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形成担当实干的良好氛围;要聚焦突出问题,紧盯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靶向治疗,精准发力;要正反双向发力,既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负责者负责,又对走过场、做虚功,或整改不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
三要坚决与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斗争。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着力解决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紧盯脱贫攻坚领域,严肃查处工作作风不实、责任落实不力、动扶贫“奶酪”问题,切实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紧盯生态环保领域,严肃查处“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塞责整改”问题;紧盯扫黑除恶领域,加大领导联点包案、提级交叉办案力度,以强烈的政治担当破“网”拔“伞”;扎实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监察权向基层村居延伸的有效途径,让老百姓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四要坚决与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作斗争。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从思想上看,有的对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的认识还不到位;从能力上看,有的对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从作风上看,有的仍然不严不实,极个别干部甚至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要直面问题,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健全内控机制,经常打扫庭院,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大干部选配和交流力度,增强政治素质、政治能力,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
(三)讲究斗争方式
一是纪检监察干部要有“明辨之心”,明确道路、坚定信念。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社情民意是观察政治问题的晴雨表。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我们需深刻认识到党中央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以史为鉴,苏联亡党亡国原因就在于苏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化变质。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党内腐败严重,特权阶层恶性发展,干部路线任人唯亲,下级干部之间形成了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任何一个政党、政府或社会集团,只有坚持正义、严明法纪,才能获得自己的存续或发展的基础。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头上戴的“帽子”,谨记这个岗位赋予的责任,要敢于硬起手腕追责问责,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真正让监督问责成为常态。
二是纪检监察干部要有“火眼金睛”,发现问题、逐个突破。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纪检部门查处的一些违纪案件,由于被调查人违纪前后有目的性地进行一些活动,由此大大增加了案件调查的阻力:有些违纪人员行动诡秘,活动方式隐蔽,把深知内情的人缩小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极限;有些违纪人员作案前就策划防护措施,从过去被动地反查变为超前性的防查;还有些违纪人员为了增强自身的防护能力,想方设法设置一个复杂的背后环境,编织关系网,形成保护层。要克服这些阻力,查清问题,避免办“糊涂案”“夹生案”,就必须带着“火眼金睛”去看问题查案件,“以资金为主线,沿流向查问题”。当面对案情复杂,涉及面广的大案、要案时,必须全面分析案情,综合所有线索,反复研究案件涉及线索、人员的相互联系和利害关系,从中找出薄弱环节或者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雷霆出击、突破重点,带动全案。
三是纪检监察干部要有“无尘利剑”,勤学修身,筑牢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纪检监察的担子更重了,监督的覆盖面也更广了。为迅速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既要熟知党章党纪党规,又要学懂宪法法律;既要融会贯通、衔接纪法,又要坚持依纪依法开展工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既要坚持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深入研究,针对新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老虎啃刺猬无从下手”,才能让“惩恶扬善利剑永不蒙尘”。
四是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身过硬”,守己自律,当好表率。“唯无瑕者可以戮人,唯自净者可以净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查纠“四风”的“啄木鸟”、党心民心的“守望者”、党内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其素质、能力和作风,直接关系到我党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成人者必先自成。各纪检监察机构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提高自身免疫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眼亮、腿勤、嘴紧,把好洁身自好第一关,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才能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才能做好“啄木鸟”“守望者”“护林员”,才能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本文作者系江永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宋飞云)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