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门禁思维”更需要转变

发布时间:2019-07-24 18:01:22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既折腾人,又耽误事,老百姓非常反感。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市民拿着一堆材料去办事,结果却让政府单位门口的“门禁”挡了回去…………

  门禁,对很多单位来说,是一种安全防范和保护措施,对学校、幼儿园、保密等单位来说,更属必须。但对有些单位,尤其是经常跟百姓打交道、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的单位来说,门禁在某种角度上成了一种隔膜或障碍。“门难进”之所以往往在一些“衙门病”中排名靠前,其实也说明了门的“首道关口”意义——门都进不去,后面的事儿还能办吗?

  破解此类问题,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让群众“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事不过夜、马上就办,主动办,办得了、办得好。近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像网购一样,企业和群众也可给政府服务绩效打“好差评”,这一新鲜事瞬间收获了如潮点赞。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正可谓推动政府工作进步的一剂良药。有人通过观察网络零售和银行柜台发现,优秀的服务态度,来源于自上而下的规章制度和自下而上的用户评价,二者缺一不可。如今“好差评”将作为制度确立下来,从“非常”到“固定”,小小的改变折射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在政府与人民间建立起一座平等对话的沟通桥梁。群众“给好评”,正是一种直接的肯定与激励,让政府工作人员干劲更足,坚持好做法;群众“给差评”,成为“啄木鸟”,便如同为各级政府提供了一面镜子,便于躬身自省、查漏补缺。闻赞则坚持、闻过则改,必将有效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人民服务就要把群众疾苦牢记于心、落实于行,转变“门禁思维”,始终敞开大门、敞开心扉,努力为群众谋实事解决难题。(零陵区纪委监委 廖彬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