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啥时候回家呀?你大舅都等你俩钟头了!”
工商局长陈明华接到了老母亲的来电,无奈道:“妈,现在是上班时间,您总不能让我早退吧!”
陈局长是个苦出身,他幼年丧父,孤儿寡母靠两个舅舅帮衬日子才过得没那么紧巴,因此亲戚间关系极好。
母亲开了免提,隐约能听见大舅嚷嚷的声音:“这孩子,都当局长嘞,你是局里老大,你要走谁敢拦?”
陈明华头痛不已。大舅最近三番四次从镇上找来,不是劝母亲投资他挖鱼塘养鱼,就是拉陈明华妻子跟他一起倒腾干货,后来又说要买别墅搞农家乐。大舅自家小超市开得好好的,独子在广州做服装生意,赚钱也颇多,何必到了快退休的年纪,突然搞什么事业“第二春”。
之前陈明华和妻子聊这事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想了想,他给老同学唐勇拨了个电话。
下午回到家,不出所料,大舅这回来还是为着农家乐的事。陈明华母亲是个会计,为了带孙子早早辞职在家。大舅想让她去农家乐帮忙,同时也投点钱做二老板。眼看母亲有些心动,陈明华赶紧招呼说先吃饭。
饭桌上,大舅还想再提别墅的事,都被陈明华敷衍过去。到最后,沉不住气的大舅搁下碗,直接问他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自己。母亲也有些不满,说亲戚间就该互相帮衬,这农家乐听起来也不是啥不靠谱的事儿,最近确实流行城里人去乡下玩。
陈明华苦笑着跟妻子徐芳对视一眼,放下碗道:“大舅,外甥我也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有啥不对您千万别生气。”
大舅一摆手:“咱们亲戚间,有啥不能说!”
“那好,就说大舅您这半年来,从养鱼到开农家乐,来一次换一个说法,到底想好做什么了吗?”
“农家乐!这回定了!”大舅搓着手,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是没啥头绪,让我那帮老伙计帮着出出主意。”
“那我们再来说说这农家乐。”
上次来大舅说隔壁村有栋水景别墅要出手,因为有几年了,只卖二十万,用来办农家乐正好。陈明华表示,他怎么想都觉得二十万太便宜了,会不会质量不太好。
“咋会质量不好?”大舅瞪着眼说,“你哥亲自去考察的,房子装修都有八成新。本来人家想在村里卖掉,得亏你哥和那房东亲戚认识,才肯优惠点给咱们。”
“大哥回来了?”大舅唯一的儿子在广州做生意,往常只有过年才回家。
大舅的眼神有些闪躲:“你大哥他…回来跟人谈项目,我顺便就让他去那别墅看看。”
陈明华笑了笑,说:“大舅,是不是家里有事,您没和我们说?”
“那哪能,没事,家里都挺好的。”话这么说,大舅的声音却慢慢低下去。
陈明华长叹一口气:“我都知道了,大哥他生意失败,赔了很多钱,所以才这个时候回来。”
大舅梗着脖子不说话,脸却有些发红。
“资金周转不来,我们理所应当要帮忙,只是…”
陈明华特意找熟人问了别墅的事,那房东原本每年都会固定时间去别墅度假,没必要急着出手;大舅儿子和房东亲戚也是最近才搭上了关系,陈明华总觉得有些蹊跷。
大舅还想开口,陈明华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手机摆在桌上,所有人都看到了来电显示:纪委唐组长。
陈明华接了电话,没说两句就要出门。大舅跟到门口,神色有些慌乱,拉着外甥媳妇问,怎么这时候还有工作,纪委的领导为啥突然打电话来。
陈明华母亲也有些不安,徐芳到还算镇静,说可能工作上需要配合。自己丈夫又没贪污违纪,纪委找上门也不怕,招呼大家继续吃饭。
大舅饭吃得不安生,本来说住一晚也不住了,连夜打车回去。
第二天下午,他打电话给徐芳,问陈明华昨晚回来没。想到丈夫的嘱托,徐芳特意压低了嗓音说:“回来得晚,埋头就睡了,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方便问。”
大舅嗫嚅道,农家乐不找陈明华母亲投资了,她上了年纪,还是在家带孩子养老比较舒服。
过了一周,陈明华主动打电话问大舅农家乐的事,被告知农家乐搞不成了,那别墅房东突然说不卖了。陈明华放声大笑,说,不卖最好。
原来当初大舅一说这别墅的事,陈明华就上了心,一查才发现,那别墅房东和雅居家具有限公司的老板有亲戚关系。雅居正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竞争激烈,之前就找了陈明华两次,暗示想“走走路子”。他亲戚便宜将别墅卖给陈明华大舅,是想着“迂回救国”。纪委一查,那雅居老板果然有“前科”!
陈明华给大舅转了二十万,说是借给表哥“东山再起”,不急着还。表哥决定回广州重操旧业,在饯别宴上,陈明华说,创业者应该越挫越勇,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身为公职人员却要时时刻刻牢记宗旨、规范自身,绝对不能“湿鞋”!
(东安县纪委 容艳玲)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