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城医院的专家诊治,不用再跑县城,报销比例也更高,真的是太好了!”近日,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的雷女士因高血压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5天。雷女士患高血压已有7年多,得益于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的建设,如今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同质化医疗服务。
2020年,蓝山县纪委监委加大对医共体改革监督力度,为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联动改革、协同推进、同步完善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有效打通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后一公里通道。
早在2019年12月以来,蓝山县纪委监委根据《蓝山县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总体方案》对卫健系统、医保局是否发挥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作用,构建县城一体、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90%以上的患者在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及“三升三降”等进行监督检查,推动组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格局,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一年来,蓝山县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并先后制定出台《蓝山县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总体方案》《蓝山县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目前,以蓝山县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县域内15家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建了一个“医疗、医药、医保”高度集中,“人、财、物”高度统一,“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蓝山县纪委监委 廖怡红)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