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我哪能活到今天?”春节期间,我带着女儿到农村老家去看望94岁的老外婆,刚一见面,耄耋之年的太姥姥就拉着我女儿的手,上上下下瞧了个遍后,抚摸着曾外孙的头说:“现在的人生活条件真好,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就长得这么高,站起来跟你爸都齐平脑袋了。”一边说笑,一边向我们细数农村生活的新变化。
“我们村已划归营江街道管了!家家户户门口连接了水泥路。村活动中心前面的烂泥塘里的淤泥清走了,种上了花草,周围铺设了彩砖,被改造成漂亮的公园。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乡亲们卸下一天的疲惫,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散散步放松心情,跳一段广场舞释放自我,与孩子们共享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可热闹啦!”正在上中学的小表妹介绍说,现在的农村人,过的是田园诗般的生活。
“我感受最明显的是农村公路的变化。记得第一次回农村,走在那条泥泞不堪的‘水泥’路上,摩托车陷进淤泥里,老爸在前面拉,我和妈妈在后面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子弄出来,一身新衣裳裹满了泥浆,样子狼狈极了,心情也糟透了。”谈起几年前那次经历,女儿现在仍然心有余悸。
“现在可不一样了!今年老爸带我故地重游,沿着原来的老路走了一趟,有些村道已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来的土路全部硬化成水泥路面,车子行走在上面,平稳舒适。沿途所见,蓝天碧水,风景如画。田野上的油菜花一片金黄,香飘阵阵,令人心旷神怡,再也没有泥泞崎岖的痛苦啦!”隔着手机屏幕,远在城里的妻子也能感受到女儿那份惊喜与兴奋。
“村里有‘农业合作社’,建起了‘扶贫车间’,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到外地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钱。村里开通了公交车,小朋友上学有校车接送,农家子弟全部集中到镇中心小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担任村干部的五舅介绍说,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林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我活了九十多岁,出生在兵荒马乱、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经历过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的大饥荒,见证了红旗漫卷、改朝换代的大革命,也参加过生龙活虎、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如今,总算过上了风和日丽、国泰民安的好日子。”外婆告诉我们,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日三餐的柴米油盐,缝衣叠被的平常琐碎,街头巷尾的市井嘈杂,就是真实而温暖的幸福生活的“味道”。(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尹世禄)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