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快报 > 正文

道县:廉洁文化进农村 乡村振兴吹清风

发布时间:2021-04-23 10:02:5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正风反腐预防为主,群众监督警钟长鸣”“学好监察法、用好公权力” “控好村干部的权、守好村干部的廉”……在道县梅花镇贵头村,一排排内容丰富的文化墙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你们看,新更新的文化墙上不仅有廉政故事、法制法规,还有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村里大小事,咱们照单监督就行!”近日,贵头村召开3月份村务监督月例会,会前2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来到村廉政文化墙前,村会计何子明仔细地向他们解释墙上的“四单一流程”制度。

  “群众对更新后的廉政文化墙非常喜爱,基层干群的廉政意识明显提升,群众也乐于成为村情村务的监督者。”贵头村支书何上福说,“廉政文化墙不仅是一道风景线,还是村务公开的显示器。”

  今年以来,贵头村以清廉文化进农村为契机,将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廉、孝、礼、谦等传统文化内容和清廉村居建设内容,利用村委会四周围墙以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制作了十余幅图文并茂的廉政文化墙,使贵头村“浸泡”在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里。

  “过去只有我们党员干部小范围上廉课,现在把课堂搬到了墙上,所有的乡亲们随时随地都能受到廉政文化熏陶。”该村支部书记高兴地说,“我们村有14个图文并茂的廉政文化墙,主要有监察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等方面的内容,通熟易懂,很接地气。”

  清塘镇楼田村是该县首个清廉文化进农村示范点,该村把传统经典文化《爱莲说》、《论语》等“搬”上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孝、悌、廉、信等传统文化精髓,风格独具特色。设计者还巧妙地寓廉于景,以“素雅清淡”为主基调,整合中国古典花边、雕刻、印章、书画等元素,建成了爱莲亭、廉山荷池、廉政和法制宣传长廊等系列特色廉政文化项目,让游客一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边沐浴廉政文化,做到了休闲教育两相宜。

  而像这样群众身边的廉政文化墙,如今在道县369个村村居都有一个。自 “四单一流程”制度推行以来,道县纪委监委着力推进廉洁文化进乡村2.0版,建设内容涵盖党纪法规、乡贤故事、廉洁村居建设等方面的廉政文化文化墙、宣传栏等,营造“学廉、尚廉、倡廉、崇廉、行廉”的良好氛围,打通廉政文化教育“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学习中乐于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今年以来,道县纪委监委利用乡村大街小巷、文化广场、小游园等公共宣传平台,指导各村居制作了1000余个以优秀历史文化、廉政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墙”。据悉,在廉政文化墙建设过程中,各村居注重从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政力量,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历史、家风、特色等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精品。例如:楼田村的“爱莲文化”、石马神村的“红色文化”、寇公社区的“清官廉吏”等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廉政元素,做足“廉”字文章,通过浮雕、图画、诗词、故事、漫画等形式予以展示,做到“一村一品”,切实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领导干部要带头,切记不可收红包,洁身自好重德操……”不久前,反映道县干部拒收红包事迹的“道州调子戏”曲艺作品《神秘的红包》在万家庄街道办下洞社区精彩上演,欢乐喜庆的曲调吸引村民携老带幼,争相观看。

  该作品以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道州调子戏,展示党员干部的清廉家风,是该县以乡音传“廉音”、以家风倡“廉风”的一个缩影。

  “通俗易懂的唱词,生动活泼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道州调子戏的艺术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廉洁的力量。”赞叹不已的现场观众纷纷表示。

  “把‘廉政调子戏’送到农村群众家门口,寓廉于戏,在曲艺中传递“清廉声音”,让群众在观赏中品味清廉美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当清廉表率。”将《神秘的红包》推向群众的创作人道县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高正伟表示。

  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只是该县众多清廉文化进农村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县以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廉洁文化八进”为契机,陆续推出《神秘的红包》、《山峦》等好作品传廉音、倡廉风,各种廉政文艺节目在农村纷纷上演。同时,深入挖掘出元结出任刺史“夜宿舂陵”,周敦颐重病“钱不满百”,胡钦为官“遗爱在民”,何凌汉家族“善行守廉”等本地传统廉洁故事,先后编排具有本土特色、与清廉有关的戏曲、小品等各种作品推向群众,使“传廉音、倡廉风”活动成为弘扬清风正气、传播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村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盛宴,让清廉理念深入人心。(道县纪委监委 阳诗祺)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