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让“十严禁”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1-05-10 15:40:49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制止违规吃喝行为,严防“吃喝风”隐形变异、反弹回潮,4月27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出台《整治违规吃喝隐形变异“十严禁”》(以下简称“十严禁”),包括严禁以各种名义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严禁以伪造接待公函、虚列接待事项、虚增接待人数等方式公款吃喝等十条,条条直击要害,用制度铁规管住违规贪吃的嘴。(来源:湖南日报)

  违规吃请、公款吃喝问题社会关注、群众痛恨。经过近些年的持续整治,这一问题得到明显遏制。然而,面对如此高压态势,个别地区、少数部门、个别党员干部依旧“酒风不减”、吃相难看,视纪律规定和上级通知要求为耳旁风,热衷于推杯换盏、迷失于觥筹交错,甚至为此由明转暗、暗渡陈仓、移花接木、花样层出不穷。这些人如此费尽心机的背后,说明了违规吃喝具有顽固性,其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此次,湖南适时推出“十严禁”,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决斩断违规吃喝之“路”、砸掉违规吃喝之“局”、掐掉违规吃喝之“钱”的决心意志,让人拍手叫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十严禁”出台后,如何让其发挥功效,治病救人,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各级各地必须抓好“十严禁”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只有让“十严禁”真正落地生根,才能发挥其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要压实主体责任,把牢“方向盘”。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头作用,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赴不明之宴,不拿不法之物,不取不义之财,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以此推动“十严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念好紧箍咒,织密“监督网”。通过综合运用信访、巡视巡察、群众举报、大数据比对等创新监督方式,精准查找违规吃喝新动向、新变异,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亮红灯”“拉警报”,让各种披上“隐身衣”,试图瞒天过海的违规吃喝手法无处遁形。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动“十严禁”落实落地,还要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要不断完善“三公”经费财务公开、发票报销、公务接待审批、预决算公开等配套制度,加强对公款的监管,把每一项权力都写进制度里,形成长效机制。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要用好问责利剑,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严查违规吃喝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让违规吃喝者吃不了兜着走。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推动“十严禁”落地生根,就要有猛药治疴、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对违禁者,要敢“摘帽子”,敢“打板子”。如此,才能以儆效尤,断了其“吃心不改”的念想,真正形成不敢吃、不能吃、不想吃的震慑。(新田县纪委监委 纪锋)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