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问题“红头文件”折射作风漂浮

发布时间:2021-05-21 15:13:1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近日,湖南长沙一份名为《政府信息申请告知书》的漏洞百出的红头文件在网络疯传。5月18日,记者从湖南省长沙市纪委监委获悉,对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资规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事件已经启动问责,其中对3名领导责任人分别作出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名直接经办人作出政务处分并调离现任工作岗位,1名经办人受到批评教育。(来源:三湘风纪网 5月18日)

  原本一切都很简单。根据文件内容,今年4月29日,有市民提出申请公开长沙市岳麓区钰龙天下小区整体及各地块历次规划条件修改或变更的详情。5月15日,官方刊发红头文件予以答复。然而,讽刺的是,这份带有政府部门“红头”,且盖有公章的信息公开申请告知书,在短短数百字中却出现“本机关不是您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被一前一后重复使用,“红头”、落款和印章明明都是“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却“建议您向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信息公开”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低级错误。既说自己不是信息公开的主体,又让市民找自己,如此自相矛盾,引发不少网友吐槽,并直呼第一次看到这么不负责任的“红头文件”,可谓是越告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红头文件”因套着象征权威的“红头”而得名,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机关的形象。严谨、严肃、没有低级错误,应该是红头文件起码的姿态。尤其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越来越普遍的现实语境下,政府官网作为民众了解政务信息的重要窗口,所发出的每一份文件,不仅代表着政府部门的“脸面”,更关乎政令成效。这就要求公文中的文字必须精准,不仅不能出现前文所述的低级错误,也要尽量避免出现衍生意义。这种精准,体现的是行政的刚性,也是政策解读“刚刚好”的必然要求。

  按理说,一份加盖公章的红头文件,从公文撰写到印章使用,是一套层层审核、层层把关的系统程序,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肃认真对待。可层层程序下,这份由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章出具的公文仍漏洞百出,不免令人质疑:究竟是经办人工作不细致?还是相关把关人不负责?亦或是审核签发走过场?然而不论是其中哪一环的失误,都难逃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缺失、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有把群众的关切真正放在心上。

  文风不正源于作风不实。漏洞百出的红头文件,透支的是政府公信力,损耗的是群众获得感。此次,相关涉事人员均被问责处分,彰显了该市纪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态度和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顽疾的坚强决心。但追责不是目的,改进提升才是关键。当下,要杜绝类似的问题“红头文件”,除了从严监督问责倒逼外,还应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要在进一步引导相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压实责任意识的同时,锤炼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作为的责任担当,并完善审核流程,加强各个环节把关,构建文件内容检查纠错的长效机制,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重演。

  作风连着民心,形象成于细节。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谨记:为民服务,重在真心实意、求真务实。只有真正体察人民的关切和期待,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在心里,少一些敷衍塞责推诿,多一些用心用力用情,把小事、日常事做实做细做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祁阳市纪委监委 陈黎婷)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