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华廉洁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论坛主题为“建党百年清廉建设与未来发展”。永州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蒋俊林受邀在论坛上介绍了永州市开展大数据监督,推动清廉永州建设情况。
论坛现场
28日至29日,“第十一届中华廉洁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基层廉政研究论坛”到我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设立分会场,现场深入调研“清廉中国”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蒋来用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江华的“清廉中国”大数据实验室是先进的反腐理论与科技实践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江华的做法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值得借鉴和推广。
江华分会场现场
这背后隐藏着哪些“基因密码”呢?
2020年1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在江华设立“清廉中国”大数据实验室,为全县运用大数据监督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目前,实验室已让大数据成为了监督的“利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媒体对其多次进行了报道,其中公务接待网上监管成效得到湖南省纪委监委充分肯定并在全省逐步推广,该县《运用互联网+监督遏制工程腐败》论文获第四届基层廉政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坚持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江华把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创新举措。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全力支持项目建设,明确将“清廉中国”大数据实验室项目建设经费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以县委名义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申请设立“清廉中国”大数据实验室基地。在数据采集阶段,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数据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抽调等方面积极配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数据平台发现重大问题线索后,县委不护短、不遮丑,态度鲜明地支持纪委履责,强力督促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核实查处。同时,县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根据数据发现异常情况,积极组织交办查办,及时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堵塞工作漏洞,提升治理能力和效能,形成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的良好氛围。
坚持履行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着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在这种大背景下,江华聚焦整治医疗领域欺诈骗保问题,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办案靠嘴,取证靠腿”的传统模式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江华县通过建设大数据监督平台,规范了医保机构内部权力运行流程,重塑了医保基金支出事项中医保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话语权定位,推动了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形成了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和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监管有机整合的一种新途径。
坚持持续创新。治理理念创新。变事后救济、事后处分为提前预防、提前纠正,将监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技术方法创新。在大数据平台中,使用了大量国际最先进的归一算法、区间算法、动态权重算法,还创造性地引入了多层次动态积分算法,这为解决大数据比对线索数量大、精准度不高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建设方式创新。通过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技术公司多方的协同联动,共同建设实验室,既释放了优势互补的能量,也解决了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推诿扯皮等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坚持量力而行、简约适用。在大数据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该县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量力而行、简约适用的原则,既把问题查清、把乱象根除,又确保各项措施手段务实管用,不搞大而全、高大上。平台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投入只有30多万元,在取得初步成效后启动第二期建设,两期共投入建设费用130多万元,投入运行后,节约的财政资金已超过系统建设成本,实现了投资小、见效快、效果好的预期目标。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大数据实验室最大的功能是提升了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但发现问题线索不等于解决问题。该县坚持依靠而不依赖,把工作重点放在线下核实,实行线上发现问题与线下核实问题有机结合,线下主要强化对平台系统权威性的提升、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工作职责,有效查处和整改问题。把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成为监督“利器”,持续形成震慑。
来源:清廉永州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