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莫让公函沦为“吃喝通行证”

发布时间:2021-09-15 08:23:3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日前,怀化市纪委监委市通报,该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韩生学,将私人宴请消费的429元,以单位名义开具发票,并利用协管办公室的职务便利,填写空白公函、虚列某县卫健局来市卫健委汇报工作的公务接待事项,将个人宴请费用在单位报销,受到诫勉谈话处理。(来源:三湘风纪网站)

  “公函”是单位与单位往来公务接待的凭证,“无公函不接待”更是公务接待中的硬规矩。根据2013年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然而,却有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打起了公函的歪脑筋,用违规操作给公款吃喝套上“合规”的外衣,让公函成为违规接待的“吃喝通行证”。有的“一张公函吃多餐”,把超支餐費挂到其他正常的接待函下,化整为零隐入公账,让每张公务接待函都“物尽其用”、顶格报销;有的“互换空白函”,通过单位之间相互交换、索要空白接待函,虚列公务接待事项,以达到随时随地公款吃喝的目的。凡此种种“吃公函”行为,本质上都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形式,必须引起警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对“四风”严抓狠打,持续用力,重拳整治。然而,如此高压态势下,居然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吃心不改”,把规矩当做“摆设”,视标准为“橡皮”,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思想观走偏、权力观扭曲的官本位思想,及奢靡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作祟,侵蚀作风的沉疴旧病没有根除。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地方财务管理粗放、公函接待报销审批制度不健全,客观上给虚开、滥开、乱开公函等违规操作留下了缝隙漏洞,变相纵容了公款吃喝。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表面上,是有的干部为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和虚荣之心,拿公款充门面。而其实质,则是内心自律失守,思想防线崩塌,原则立场不稳,理想信念动摇,甘于被“围猎”、乐于权力寻租、热衷“圈子文化”,妄图借饭局之便进行个人私利的勾兑。

  治顽疾,不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彻底遏制违规吃喝歪风邪气,消除“舌尖上的腐败”,必须坚决截断违规吃喝的“路”,坚决管住违规吃喝的“钱”。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问责,敢于动真碰硬,向违规吃喝“高悬利剑”,始终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守住重要节点、强化通报曝光,坚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决不让违规吃喝反弹回潮。另一方面,各地方要切实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紧盯公函接待制度方面的存在的模糊地带、监管盲区、执行漏洞,进一步细化公函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用硬核的制度管住违规吃喝的“嘴”,钳住乱花公款的“手”。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整治“吃公函”行为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始终绷紧作风这根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久久为功抓好作风,通过“桌风”转变作风,为发展赢得人心、凝聚人心,让人民群众在干部作风转变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双牌县纪委监委 蒋丹)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