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第四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广西全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蒋某剑与该支部组织委员周某军、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罗某国商议后,擅自改变行程,组织党员到广西某温泉度假区泡温泉,产生的费用0.4万元以支部活动名义列支。2021年12月,蒋某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周某军、罗某国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资金已收缴。(摘自三湘风纪网)
近年来,全国各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力度不断加大,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得到有力遏制。然而,仍有部分地方和部分人心存侥幸,认为通过给违纪行为穿上“隐身衣”声东击西,既能够“稳妥”地享受福利待遇,又能够最“有效”地规避纪律制裁。像双牌县发展和改革局第四支部的党日活动变身公款旅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声东击西”案例,以“党日活动”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虽然涉及金额不大,但对党的组织生活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借党日活动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暴露出的不仅是思想上的问题,也有作风上的问题,还有监督上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不想”、“不能”、“不敢”的问题。要杜绝类似如借党日活动之名公款旅游现象,卸下其“隐形衣”,还需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着眼思想建设“软指标”,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之所以借党日活动公款旅游屡禁不绝,究其根源是由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之风在有的党员干部身上如“毒瘤”般根深蒂固,尚未得到完全彻底根除,一旦思想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因此,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参观警示教育基地、通报案例等多种形式,使每名党员干部身心受到洗礼,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加强自身党性锻炼,始终坚定初心使命,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着手作风建设“硬任务”,打造作风过硬干部队伍。有的单位制度不严,日常监督缺位,给那些本就树立“四个意识”不牢的党员干部留下了触及纪律红线的侥幸空间;单位领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去哪都是去,反正你不说我不说,也没人知道。何况满足了大家的心愿,也是为大家谋福利”,于是,对主题党日活动的审批和把关产生了松懈、随意等错误思想。因此,“一把手”要科学、谨慎用权,引导党员干部主动适应在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干事创业,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切实担负起“一岗双责”,摸排制度漏洞,时刻保持廉政、勤政的工作作风,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之堤,树立示范榜样。
着力监督执纪“强本领”,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违纪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及时曝光,以从严执纪的实际行动,切实保证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立体监督网,加强与财政、审计、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协作,让公款旅游问题无处遁形;紧盯财务票据,对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差旅费、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转嫁差旅费等问题加大重点监察;通过严肃问责、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公务差旅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推动各单位对各类活动、公务差旅费用从严把握、从严监督。
党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遵守纪律来不得半点侥幸。“声东击西”为主题党日活动穿上公款旅游的“隐身衣”被严肃查处,这样的违纪教训,应深刻汲取。违纪必查,执纪必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应从内心深处聆听对纪律和规矩敬畏的警钟。(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王少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