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扫除思想弊端 廉家才能廉政

发布时间:2022-02-23 16:01:33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刘桂芳阅读更多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树立清廉家风,对于促进廉洁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出问题,与其家风有很大关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合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可见,家风对于党员干部成长作用极大。

  自古以来,家风好,则家族盛;家风败,必然家族衰。治家不严,必有后患。家风好是家庭之幸,家风不好则是家庭之祸。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必须筑牢的一道前沿防线,更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近年来查处的腐败分子,无论官衔高低,很多都在“修身齐家”上出问题,最后导致家族式的腐败。

  家庭成员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人生追求、道德修养等相互影响,再加之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和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感情基础和亲情纽带,无论是正面的提醒、帮助和规劝,还是反面的纵容、支持和鼓动,都容易左右员工对是非的判断。家人一句及时善意的提醒,就可能让当事者嶓然醒悟、悬崖勒马,相反,就会起着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作用。

  枕边风乱心智,莫成为“贪内助”。俗话说得好:“清官有个贤内助,贪官有个贪内助。”官员的家属,虽然没有直接的权力,但是因为在家中的地位,他们在一些官员走向深渊的过程中,很可能“推波助澜”。爱人得到群众的认可、组织的肯定,被提拔重用,作为配偶,当然会感到高兴,也应该为他鼓掌鼓劲,这不光是爱人自身努力的结果,更是夫妻双方,乃至整个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这种高兴、鼓掌不能因为周围的吹捧声、夸耀声、恭维声而变味,不能不自觉地陷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泥潭,从此口气粗了,胆子大了,手脚长了,从此一步一步的把整个家庭推向了“深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变成“全家腐、全家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亲情面前失去原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及影响力,为亲属谋取不法利益。当然这些都是与干部成长密不可分,从小父母的谆谆教诲、兄弟姐妹无怨无悔的关爱,都是领导干部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尤其是出生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更能体会到父母的含辛茹苦,兄弟姐妹的无私帮助。然而,有少数立场不坚定的干部,只要自己提拔了、重用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家属,要享受“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快感,还常常以孝顺父母、关心家人为由,给自己的不廉行为找借口。用贪腐回来的钱财,回报父母,这不是报恩,而是在祸害最亲的人。“一人腐败,全家受罪;一人廉洁,全家幸福。”领导干部家属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在诱惑出现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督促,既是对亲人最好的关爱,也是对自己家庭最好的呵护。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莫让纵容、默许,毁了全家。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直接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进攻目标瞄准领导干部的家庭,在家属、子女身上下功夫,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继而拖领导干部下水,达到其权钱交易的目的。然后,还有不少领导干部头脑不清醒,不警惕,把家属收受的“红包”当成“小意思”,把逢年过节爱人收的“礼金”看成“小问题”,总是一味的默许、纵容,这样必然会“后院”失火,殃及“城门”。

  家风关乎到党风、政风的建设,好的家风培育浩然正气、涵养廉政文化,为党建奠定良好基础。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树立好家风为己任,通过好家风带动好政风,从而引领社会崇德向善、奋发向前。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首要任务就是扫除思想上之弊,把好家庭总开关,过好亲情这道关,廉家才能廉政。(零陵区纪委监委 廖彬森 胡爽)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