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亮剑“龟速”背后的懒政怠政

发布时间:2022-04-15 11:49:3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了《持续聚焦营商环境 干部“龟速复函”被问责》一文,文章披露了广西河池市都安县某企业在办理项目审批中,该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以数据修改、外出开会、下乡处理公务等为由一直未予以办理,企业办事人员连跑11趟都没有办下来。之后该县主要领导约谈林业局局长后,当天上午11点就出具了复函。(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4.1)

  群众来回跑了11趟都没办下来的事,在县主要领导约谈后的半天时间里,就迅速得以解决。这让我们不禁心生疑问,是不是有压力了、要问责了才有行动呢?为什么总有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诉求”能拖则拖、能推则推,非要等到问题暴露在“聚光灯”下、舆论压力重重压头、问责追责的“板子”即将上身之时,才被动地摆出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架势。甚至有些拖了好几年、十几年的问题,也能在几天内取得关键性进展呢?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出具同意的复函最终在短短几小时解决,就绝不会是政策不允许、资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的问题。而如此“高效”的处理,实际折射出的就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懒惰”,能力上的欠缺,是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派;是害怕担责、不敢担责,“不干事就不会出事”的躺平心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行其权,不尽其责,缺乏应有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工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应付差事;该作为时不作为,该出手时不出手,该解难时不解难,不想担当、不愿担当,这种 “摆设干部”,怎么能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我们的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但要主动服务,更要靠前服务,还要想办法服务,而不是“推、躲、藏、怕、拒”,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群众的感情,更是让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整顿干部作风的力度一直在提速,党和政府也早就向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举起了利剑,“八项规定”的出台及其精神的贯彻落实,使党风政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的懒政思想还未彻底根除。

  扶正方能祛邪,激浊方能扬清。要从根本上铲除不担当不作为的歪风,就要从思想上、能力上、监管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懈怠”的问题,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自觉摒弃“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庸政懒政思想,坚决杜绝“龟速”工作歪风,在问题面前不懈怠、不搪塞,在困难面前不退步、不推脱,在矛盾面前不回避、不敷衍;要主动强化责任与担当,解决好“能力不足”问题,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增强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本领;要加强干部队伍的监督,解决好“管理不善”的问题。对于那些抱着“平平安安守摊子、懒懒散散度日子、稳稳当当守位子”思想的“慵懒散”人员,一定要“抽懒筋”“剔惰骨”,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决心,严肃问责,让不作为干部付出代价,以儆效尤。

  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新时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党员干部只有靠担当才会成长、积极作为才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靠外力压力倒逼行动才采取的“高效”作风那是万万要不得。广大干部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树牢“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观念,让新时代担当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真正体现在干部的思想上,反映在干部的言语上,落实在干部的行动上,展现真正的“高效”作为。(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王少芳)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